
陳榮侯的遺物。陳小瓊 攝
兒子陳開?。?ldquo;為他感到驕傲”
一本工作筆記、一本高血壓患者隨訪記錄登記表、一些老年人免費體檢證、一張村民委員會通訊錄,這是陳榮侯隨身攜帶的東西,如今成了遺物。
翻看工作筆記,記錄最后的時間是1月28日召開的村兩委會,事關(guān)如何做好新型冠狀肺炎的防控工作安排。
2018年,村兩委換屆選舉,陳榮侯也曾提出不當任村支書。“當時,他以年紀大和身體不好為由,說過不想再干的事,但又被我動員回去了。”林生長從當鄉(xiāng)長到書記,在屏山鄉(xiāng)工作了5年,他對陳榮侯再了解不過,“他在村里當了一輩子的村醫(yī),群眾基礎(chǔ)好,鄉(xiāng)里布置的工作,總是能帶頭保質(zhì)保量完成。”
村里人口外流,年輕的村干部銜接不上,為了帶好新人,陳榮侯二話不說,又接著一任干。
“陳榮侯是位好黨員,更是一位好支書,從初心出發(fā),以一顆赤子之心,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員干部的責(zé)任與擔當。”林生長評價說。
“自疫情發(fā)生以來,書記超負荷運轉(zhuǎn),即使身體不舒服,也堅守在村口的卡口處。”39歲的陳吉堯是村里重點培養(yǎng)的年輕干部,村里的事陳榮侯一心帶著他,“正月初五那天零下5度,原本是我值守路口,結(jié)果書記陪著我一起值班。”
“他就像父親一樣,教導(dǎo)我。”陳吉堯說,陳榮侯是整個村的主心骨,有什么事情都習(xí)慣找他,突然人沒了,村民們都感到很痛心、失落。
在兒子的眼里,陳榮侯又是怎樣一個父親?“他是嚴父,從小就對我要求很嚴,教我做好人。”陳開俊說,父親有時也很“固執(zhí)”,去年3月剛做了心臟支架手術(shù),大家都叫他少管些事,多放手給年輕人,多照顧下自己的身體,但他就是不聽。
“父親身體不是很好,有高血壓,不是他舍不得撂下這個攤子,而是他對家鄉(xiāng)的感情太深了。”陳開俊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一家銀行上班,多次勸父親跟他一起生活,過幾天安心日子,但一直沒有實現(xiàn)。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陳開俊說,父親的離世,很遺憾,但他更為父親感到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