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打擾的生活
張雪霞稱,養(yǎng)父母家對他非常好,宋彥智自己不愿直面媒體,擔心給養(yǎng)父母家?guī)聿缓玫挠绊懀?ldquo;孩子不想讓記者曝光他,他不不愿意面對記者,他說那邊的家有好幾個兄弟姐妹,養(yǎng)父母對他比親生的還好,他要保護那邊,不想媒體去讓他們難堪”。
宋彥智現(xiàn)在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兩個孩子,“他說他過得很好很幸福,他的老婆像媽媽一樣善良”。
宋彥智說以后要把媽媽接到廣州和他的老婆、孩子一起住,“我怎樣都行,只要他開心”,張雪霞說,這25年來的努力,每一步都是非常值得的。
“很開心,謝謝你幫助我,太感謝了”,“感謝你們,謝謝好心人了!”張雪霞多次重復著類似感謝的話。
【新聞回顧】母親找尋被拐兒子25年 丈夫因尋子患抑郁癥自殺
張雪霞看到走進來的廖某良時,尷尬地和房里的其他人一起笑了。別人說廖某良已經(jīng)38歲了,她還是不放心,看了看廖某良的左手手背。她滿心期待的一顆小黑痣沒有出現(xiàn)。
“不好意思,他真的不是我兒子”,張雪霞抱歉地笑著說。
1991年12月29日,張雪霞3歲的兒子在貴州省都勻市的勻城電影院前玩雪時被人販子抱走,夫婦倆奔波于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北京等9個省市尋找。丈夫因思念兒子患抑郁癥,在2006年大年初三跳樓自殺。張雪霞始終沒有放棄,至今已找了25個年頭,但仍然沒有結果。
她說,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不會放棄。
希望升起后又落下
張雪霞51歲了,貴州都勻市人。
今年1月23日凌晨,她坐了30個小時火車到了福州,又去了安溪縣、泉州、莆田、長樂等地,尋找她的兒子。
她給自己家附近拍了很多照片,放在她寫的尋子文章中,通過各種網(wǎng)絡平臺轉發(fā),“想讓孩子看到能想起小時候的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