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6月24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每到周末夜晚,寧德市霞浦縣的畬舞愛好者就可以通過直播平臺,觀看溪南鎮(zhèn)半月里村一位畬族少女直播跳畬舞。隨著樂曲的旋律,少女時而扇動雙臂“振翅欲飛”,時而捏起“白鶴手”模仿白鶴梳理羽毛。畬服飄飄、身姿翩翩,畬舞的魅力,透過方寸的屏幕流光溢彩。
作為畬族的主要聚居縣之一,霞浦薈萃了明清以來畬族文化的精華,較為完整地保留了畬族民俗風情。每當畬鄉(xiāng)迎來節(jié)慶日,富裕起來的畬族群眾總要精心打扮一番,穿上畬服,跳起畬舞,表達他們安居幸福的好心情。

▲上水村第八代畬服傳承人蘭昌玉進行手工刺繡
畬舞翩躚自飛揚
曾經(jīng),由于畬族民俗活動的禁忌,畬族舞蹈長期以來不為外人熟知。
“畬族傳統(tǒng)舞蹈歷史悠久,大部分蘊藏在祭祀活動中,會跳的多是男性巫師。畬族人生活中的舞蹈,則源于畬族群眾在山地農(nóng)耕和狩獵過程中,將所見所思加以藝術(shù)化所形成的動作韻律,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霞浦畬族舞蹈市級非遺傳承人雷秀蓮告訴記者,現(xiàn)有畬族舞蹈可分為節(jié)俗舞蹈、勞動舞蹈、體育舞蹈,而霞浦畬舞多以勞動舞蹈流傳于民間,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有挑水舞、白鶴舞、婚禮舞和鳳凰舞。
挑水舞,顧名思義,源自畬族人民根據(jù)挑水勞動時的姿態(tài)創(chuàng)造出的舞蹈;白鶴舞,模擬白鶴行走、飛翔的形態(tài);鳳凰舞,是未婚的畬家姑娘在喜慶日子里為迎接賓客、吸引愛慕男子而跳的;婚禮舞,則是畬族舞蹈中最熱鬧喜慶的一種——拜堂禮結(jié)束后,賓客們兩兩自由組合,與新郎新娘一塊跳起婚禮舞,兩人一個向前一個后退,男子雙手四指閉攏重疊,大拇指豎直朝上,女子張開雙臂上下輕輕舞動,以此來表達對新人的祝福。
霞浦畬舞摹其形,傳其神,形神兼?zhèn)洌?015年被列入寧德市第五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雷秀蓮介紹說,霞浦畬舞以模仿式和慶祝式為主,動作較為簡潔,身體姿勢多呈半蹲式、斜肩式、五指張開拌手式,手勢主要以四指閉攏曲張式為主,舞步有前進、后退、交叉、旋轉(zhuǎn)、踮腳等基本步伐。她將其命名為“鶴步”“踮步”“對跳步”“跨步”“扭彎步”等。

▲ 畬舞傳承人雷秀蓮在展示畬舞
畬服悠然逐風流
在靈動的畬舞表演中,畬族服飾的美也得到呈現(xiàn),尤其是畬族女子的傳統(tǒng)服飾,代表了畬服的驚艷。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鳳凰裝”,其以黑、藍為主調(diào),上衣為右開襟,衣領(lǐng)、袖口、右襟多繡有彩色花邊,下身為平頭九分褲,外系一尺多寬的圍裙。女子腰間還束有一條寬四厘米、長一米余的花腰帶,亦叫合手巾帶。未婚女性的是粉色花紋,已婚的多為白布條,年長的則是藍黑色花紋,別有風采又便于區(qū)分身份。
霞浦畬族研究會副會長雷翰琳說,霞浦畬族鳳凰裝分為福寧本州西路裝和福寧本州東路裝。尤以西路裝別具一格,可兩面翻穿,逢年過節(jié)或外出做客時穿正面,在家或外出勞動穿反面。
其中,崇儒畬族鄉(xiāng)上水村的畬服,以精細的繡工、細致的剪裁、奪目的花紋成為西路裝代表。上水村第八代畬服傳承人蘭昌玉說,制作一件畬服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量體、備料、剪裁和縫制等,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講究。
首先為穿衣人量身,記錄其袖長、腰圍、衣長;然后用圖餅在自織的苧麻布上畫出需要剪裁的線條,沿著線條分別剪出衣襟連袖、衣領(lǐng)布片、內(nèi)外襟領(lǐng)口片、墊肩、衣邊內(nèi)襯、繡花片墊布等衣裳的各個部分,再將它們一一拼接縫合備用。
刺繡是畬服制作的“重頭戲”,制作者以扣針法在襯布上繡出各種圖案,再捻線勾邊,凸顯圖案立體感。其中,捻線是一種古老的技藝,制作過程看似簡單,卻十分考驗手上功夫。制作者要有多年的經(jīng)驗,才能熟練掌握各種技巧,制作出來的服裝才地道。
技藝傳承在路上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生活方式快速變遷,畬族傳統(tǒng)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以前,日常穿畬服的人不多,只在三月三、九月九等大的節(jié)日里零星出現(xiàn),會跳畬舞的就更少了。”雷翰琳說。
近些年來,隨著對畬族文化的挖掘和弘揚,畬族群眾也越來越重視對傳統(tǒng)的傳承和發(fā)展。只要有空,雷秀蓮便會教村里的小朋友和婦女跳畬舞,并根據(jù)舞步特色進行命名,便于大家記憶學(xué)習。她還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網(wǎng)絡(luò)平臺,宣傳推廣畬舞。
為了更好地傳承畬舞,雷秀蓮所在的半月里村正在積極建設(shè)畬舞非遺館,她自己也正著手總結(jié)整理關(guān)于畬舞的文字資料,探索畬舞的理論化。雷秀蓮說,一定要讓更多人認識畬舞,把它傳承下去。
畬服讓畬舞更美。為傳承技藝,上水村打破畬族服裝制作技藝“傳男不傳女”的老規(guī)矩,拓展傳承門路,蘭昌玉由此也成為村里的畬服制作傳承人。她制作的畬服,條紋圖案層次分明、排列有序,花紋既精細又鮮艷。遇上節(jié)日表演,常有畬族姑娘慕名前來向她定制畬服。“一整套純手工畬服,可以賣3000元。”蘭昌玉說。
(記者 莊嚴 通訊員 顏晨曦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