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成城市“垃圾”
ofo、HelloBike先后進駐寧德市區(qū)后,一夜之間共享單車遍布街頭巷尾,但還沒等人們新鮮勁過去,各種問題接踵而至。不少市民發(fā)現(xiàn),使用共享單車時,遇到“掉鏈子”、腳踏板壞了、剎車不靈等問題,車輛損壞的概率越來越高。在一些地方,損壞車輛未被及時清出道路,占用公共通道,甚至變成城市垃圾。
8月1日上午,記者在萬達廣場外看到,三四輛共享單車被壘成一堆,其中還有近期風靡街頭的共享助力車。正在附近回收哈羅單車的工作人員小黃告訴記者,他每天通過公司平臺監(jiān)測負責區(qū)域的單車數(shù)量,當數(shù)量達到一定標準后,他就會前來將車輛拉走,每天來兩三趟。盡管如此,萬達廣場外圍的共享單車仍然頻頻出現(xiàn)“過剩”,導致行人此處通行困難。
而在曲尺塘路文筆嘉園小區(qū)外,一些生銹的舊單車更是堆成一座“小山”。附近居民說,這些單車堆放了至少有半年之久,一直不見有人來清理。“這也是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啊。”市民王先生感嘆道。
共享助力車還車難
最近出現(xiàn)在寧德市區(qū)街頭的共享助力車,憑著比傳統(tǒng)單車更“省力”的優(yōu)勢,一經推出就備受市民青睞。然而,近日不少市民反映,在使用這種哈羅助力車時遇到“還車難”的麻煩。
市民王先生向本報記者反映,7月30日,他在汽車南站掃碼騎了一輛哈羅助力車,到達目的地后,根據(jù)地圖顯示的還車區(qū)域尋找還車點,可還車點就在眼前,軟件上卻始終顯示不在還車區(qū)域,接二連三,王先生找到的還車點都無法還車。無奈之下,他只能原路返回,回到出發(fā)地附近,才順利把車還了。“前后花費了近兩個小時,多扣錢不說還耽誤時間。”
1日,記者隨機走訪了市區(qū)幾個哈羅助力車的還車點,在市醫(yī)院蕉北院區(qū)公交站附近的還車點,有幾位市民都向記者反映還車難的問題,“共享助力車要定點還車,比普通共享單車還車麻煩一些,停偏一點都還不了車。”市民葉雅瓊女士告訴記者,在這個還車點,公交站左右兩側都能停放,但有時一側還車點明明已經停了不少車,卻在手機上顯示未到還車點,而挪到另一側才可以停放。
【破解之道】
市民:文明用車,從我做起
在采訪過程中,大部分用戶都表示,共享單車極大方便了他們的生活,“錯的不是單車本身,而是使用者和管理者。”
林小姐在蕉城南路上班,家住東方偉業(yè)廣場附近,距離不過兩三公里,如果乘坐公交車上下班她得要步行近1公里,而使用共享單車就可以直接從單位騎行到家門口,因此,林小姐成為共享單車的忠實用戶。
“有時候上班真的趕時間,但把車停好再離開,是每個用車人的義務。”林小姐說,她常常在路邊看到將單車隨意一丟就走人的使用者,“這與我們的文明習慣有關,停好車,就是為他人考慮,也減輕管理者的負擔。文明用車,從我做起”
在2017年國家交通運輸部網站上發(fā)布的《關于鼓勵和規(guī)范互聯(lián)網租賃自行車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中也指出,共享單車用戶應當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服務協(xié)議約定,做到文明用車、安全騎行、規(guī)范停放,騎行前應當檢查自行車技術狀況,確保騎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