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三:汽車質量問題時發(fā),安全隱患令人揪心
當前,多數消費者是首次購車,缺乏對車輛知識的了解,當汽車出現質量問題時,有的經營者不是及時解決問題,而是采取推卸責任的方式敷衍消費者,售前售后兩個樣。
案例:壽寧縣的周先生花費3萬多元購買小客車,行駛中動力機架斷裂造成整臺動力丟落地上,車子擱淺無法行駛,驚出一身冷汗。經12315多次調解,經銷商為周某更換一部新車。
問題四:售后服務問題多,消費者沒少花“冤枉錢”
在此次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僅有51.3%的人了解2013年10月起實施的《汽車三包責任規(guī)定》,多數消費者表示汽車維修服務專業(yè)性太強,無法了解。
寧德市消委會指出,車輛性能故障引起的售后服務問題,包括商家不按三包規(guī)定或承諾進行保修,推諉責任;售后服務不到位,故障屢修不好、過度維修、故障檢測舉證維權難等;有的維修技術不過關,導致消費者花了不少“冤枉錢”。
問題五:汽車質量鑒定難,“三包”規(guī)定難落實
目前,福建省還未有一家獨立公正的汽車質量鑒定機構,消費者在維權時面臨鑒定難、舉證難的困局。而退換車條件又多由廠家單方面規(guī)定,消費者要達到條件和收集相關條件的證明材料非常艱難,造成汽車“三包”落實難。
寧德市消委會表示,經營者舉證往往沒有公信力,許多經營者以自己的售后服務部門出具檢測報告舉證,或以企業(yè)標準舉證,消費者認為不公平、不合理。
問題六:虛假宣傳引人誤解,欺騙消費時有出現
數據顯示,2015年,寧德市工商局在開展汽車市場專項整治活動中,共查處汽車市場虛假宣傳、誤導欺詐消費者的違法行為案件7起,罰沒2.25萬元。
案例:鄭先生在某車行購買了一輛大眾邁騰汽車,商家承諾如辦理汽車全保,廠家可退還5000元現金,三個月內返還。但商家事后遲遲未退還現金,消費者感覺受騙。
問題七:服務人性化不足,服務質量期待提高
寧德市消委會指出,汽車行業(yè)管理科學化、人性化不足,特別是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傾向,引發(fā)消費者反映強烈,時常因為態(tài)度、工作方法以及言語的問題引發(fā)消費糾紛。
評議走訪了解,部分消費者接到一些陌生電話,多為商業(yè)推銷,推銷員對其私家車型號、購車時間等情況了如指掌,消費者認為部分汽車銷售網點存在泄漏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