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4月3日訊 據(jù)大武夷新聞網(wǎng)報道 4月5日,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受疫情影響,我市各地發(fā)布清明節(jié)期間疫情防控倡議書,倡導在外鄉(xiāng)親清明期間暫不回鄉(xiāng)祭掃,倡導市民轉變觀念、改變祭掃方式,采取“代祭掃” 、“云祭掃”、線上獻花、居家追思等方式緬懷先人、寄托思念。
除草、打掃、擦拭……連日來,南平市殯儀館和臥龍山公墓管理處組織工作人員前往臥龍山公墓和天湖園陵園,開展“代祭掃”活動。
“疫情形勢嚴峻,市民不能到現(xiàn)場祭拜親人,我們免費為市民代為祭掃,彌補親屬的遺憾。”南平市殯儀館館長、臥龍山公墓管理處主任胡敬蘭表示,“集體代祭、居家悼念、云祭掃既是對傳統(tǒng)祭掃方式的有益補充,同時也對形成文明祭掃新風尚起到了促進作用。”
胡敬蘭表示,南平市殯儀館、臥龍山公墓、天湖園陵園還將在清明節(jié)當日舉辦以“追思遙寄,與春同行”為主題的清明“代祭掃”獻花典禮,代表不能前來現(xiàn)場祭掃的群眾追思逝者、感恩先人。
“由于疫情原因,我們選擇讓公墓工作人員代為祭掃。特殊時期,保證自身和家人生命健康安全,也是對逝去親人最好的告慰。”延平市民汪先生說。
除了“代祭掃”,我市積極倡導“云祭掃”。
“疫情期間,兒子不能到墳前祭掃,愿爸媽在天堂一切安好”,“雖然今年清明不能去給父親掃墓了,但我們兄弟姐妹及晚輩們對您的思念永遠不變”……打開南平市殯儀館微信公眾號“云祭掃”小程序,不少網(wǎng)友采用留言寄語、線上獻花的方式祭奠先人。
“近年來,網(wǎng)上祭祀成為很多市民的選擇。”南平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楊斌說,“今年清明,市殯儀館繼續(xù)提供云祭掃等便民、智能服務,讓市民足不出戶也能緬懷逝者、追思先人,不僅避免了因人群聚集帶來交叉感染的風險,還讓清明的文化傳統(tǒng)與時俱進地傳承下去。”
據(jù)悉,4月5日,我市將在天湖園陵園舉行“致敬緬懷、踔厲前行”祭祀活動,祭祀安葬在陵園里的烈士。“活動將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進行,避免人員聚集。”南平市民政局局長蘇建旗說,“社會各界可以通過網(wǎng)上獻花、留言悼念等形式緬懷先烈。”(盧國華)
上圖:南平市臥龍山公墓工作人員在清掃墓碑。 (通訊員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