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又到了武夷山農(nóng)家竹筏加工制作期。在明年漂流旺季到來之前,需要更新和補充新的竹筏。竹筏,又稱竹排,到武夷山旅游,乘竹筏暢游九曲是游客的必然選擇。(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黃星源)

九曲竹筏較早記載在清朝人錢澄之的詩里:“萬年宮外筏初齊,緩棹言窮九曲溪”??磥恚酥穹び尉徘钔碓谌俣嗄昵熬鸵呀?jīng)很有規(guī)模了。九曲溪竹筏就地取材,用粗竹竿編排而成,制作工藝藏于民間,水面航行吃水淺浮力大,適合武夷山九曲溪逶迤彎曲和深淺不一的溪道特點。九曲竹筏是當(dāng)?shù)卮迕竦臄[渡和運輸工具,也逐漸成為游客漂流觀光、親近自然山水獨特的漂流工具。(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黃星源)

現(xiàn)在,九曲溪竹筏漂流已經(jīng)成為武夷山最具特色的旅游項目,每年都有上千萬游客坐在竹筏上,隨溪飄流,坐筏觀景,體會俯仰山水的無窮韻味。那么,竹筏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近日,我們來到武夷山九曲溪農(nóng)家探尋竹筏的制作過程。(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黃星源)

“我今年雖然不到60歲,但已經(jīng)做了40年的竹筏,制作數(shù)量已逾萬張。”正在燒排頭的武夷山九曲竹筏技藝傳承人李發(fā)泉說,制作竹筏完全是一項手工活,制作竹筏主要采用松煙熏烤法,在10個月左右的新竹中,取直徑23cm左右的,裁為9~10米長。經(jīng)去皮、晾曬、擺直、燒排頭、拼排等十多道工序。(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黃星源)

首先,要選擇制作竹筏的竹子,將竹子削皮之后晾曬數(shù)月,待竹子干透后再進行烘烤,把竹子粗的一端放在火上烤軟,烤成一定的弧形,當(dāng)作筏頭,再以同樣的方法制作筏尾。然后,挑選形態(tài)大小差不多的竹子,八根為一組,用竹子、鐵絲兩兩固定好,這樣竹筏便大體制作完成了。(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黃星源)

如今,老李已是武夷山市年齡和資歷都最老的竹筏技藝傳承人。他與徒弟創(chuàng)作的高挺翹頭為國內(nèi)外竹筏所未見,更是九曲竹筏的獨特寶貴技藝,他制作的九曲竹筏遠銷四川九寨溝、北京十三陵等旅游景點,讓九曲竹筏漂向萬里。(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黃星源)

游客座在竹筏上欣賞九曲美景。(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黃星源)
來源:新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