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9月3日訊 據(jù)大武夷新聞網(wǎng)報道 正值陽光少年的他在一次車禍中造成高位截癱,只能輪椅為伴,未來的路如何走下去?南平市松溪縣鄭墩鎮(zhèn)31歲的葉青,憑著不服輸、不認命的倔勁兒,迎來了柳暗花明的新生活。
8月31日,葉青正坐在輪椅上整理自家店鋪貨柜上的商品,看到有人來訪,他靈活地滾動輪椅,熱情地迎了上來。葉青的微信朋友圈內(nèi)容很豐富,有他參加比賽、旅游及日常生活的照片,這很難讓人與他的遭遇聯(lián)系起來,他的笑容很陽光,充滿活力。
電子技術專科畢業(yè)的葉青,曾在外地打拼過幾年,最后還是選擇回老家松溪發(fā)展,做起了水電工。由于葉青業(yè)務精湛,加之吃苦耐勞,生活蒸蒸日上,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然而好景不長,厄運不期而降。2011年11月25日, 一場意外的車禍導致他高位截癱。在醫(yī)院治療的兩個月,花光了他家中所有積蓄,還欠了一大筆外債。
出院后,身心飽受創(chuàng)傷的葉青,陷入了深深自卑,他不愿也不敢見人,終日把自己封閉起來,什么也不想做,只是想著哪天還能和其他人一樣正常走路。
家人看到葉青這樣心如刀割,一方面不斷安慰關心他,同時又跟他商量開個五金店讓他管理,希望通過工作來轉(zhuǎn)移他身心的創(chuàng)傷。通過家人的不斷勸導,葉青答應了。松溪縣殘疾人聯(lián)合會的工作人員得知他的情況后,把全新的輪椅送到了葉青的家中,并讓他享受居家服務2次,每次2000元的補貼。
“如果當時沒有家人的支持、社會的關愛,我想我可能沒那么快‘站’起來。”葉青說。
2012年9月,家里東拼西借湊了幾萬塊錢,葉青的第一個店算是開了起來。進貨出貨算賬等等,很多事情他都要從頭學起,店里堆積的貨物也都要分揀、標價格……他身兼數(shù)職,忙得不亦樂乎,漸漸地打開了心結。店鋪也在他的管理下步入了正軌。不久,他又開了一家食品店,日子更忙了。忙碌讓他暫時忘卻傷病帶來的創(chuàng)傷,但他沒有滿足,心中還是渴望著康復!
然而,2018年5月,福州醫(yī)院的檢查結果徹底打破了他最后的希望,醫(yī)生說康復幾乎不可能了,那時的他比任何時候都絕望。
“當時我想了很多,父母老了怎么辦,我連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以后怎么照顧他們?”葉青說,當時心里還是挺不甘心的,每天都更加賣力地鍛煉,一個月兩個月……一年了,他還在堅持。
去年5月,松溪縣殘聯(lián)給葉青發(fā)去了一條福建省首期脊髓損傷者生活重建訓練營的信息,于是,他踏上了訓練之路。這次訓練,徹底改變了他,讓他學會了借助輪椅基本實現(xiàn)生活自理,心態(tài)也隨之好轉(zhuǎn),自信地融入社會。
“第一次看到他,他很羞怯,第二次見面讓我刮目相看,第三次讓我意想不到。”與葉青一起訓練的伙伴是這么評價他的。
就在這年,葉青在志愿者的幫助下登上了黃山,游歷了武夷山的九曲溪。參加訓練營之前,短短幾百米的劃輪椅對于他來說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經(jīng)過訓練,他挑戰(zhàn)人生中的第一次半程馬拉松,還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訓練營不僅改變了他的生活也重新塑造了他的內(nèi)心,原本的自卑內(nèi)向消失不見了,樂觀的心態(tài)洋溢在他的臉上,曾經(jīng)的陽光少年又回來了……
“人生道路或許坎坷,但命運始終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一定可以過得更加精彩!”葉青堅定地說道。 (文/王德鋒 葉性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