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2月10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日前,位于浦城的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的包酒主題公園和首期29個小密包民宿基本完工,博覽園即將迎來爭創(chuàng)國家4A級景區(qū)驗收。據悉,從去年5月開園至今,該園已迎來近40萬人次游客,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約500萬元。較于年產值7000多萬元而言,這金額并不高。“但廣告效益無法估量。”對此,作為博覽園業(yè)主的福建省小密酒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向東頗為滿意,“畢竟,這才剛剛開始。”
包酒是浦城特產,屬黃酒系列,是由白米酒在需打水封裝時,改用谷燒白酒代替水混合陳釀而成。黃向東的家鄉(xiāng)浦城縣富嶺鎮(zhèn)小密村,有家家戶戶釀造包酒的傳統(tǒng),可從未走向工業(yè)化。于是,2010年,他成立小密酒業(yè)公司,在老家發(fā)展包酒產業(yè)。
廣告先行——這是黃向東的策略。產品面市的前兩年,公司便陸續(xù)投入約1000萬元打廣告,南從浦城到福州、廈門,北從杭州到上海,電視、公交車、高速公路、飛機,小密包酒的招牌處處可見,可謂未見其物先聞其名。
果然,付出得到回報。第一批出產的小密包酒500噸,不到一年便銷售一空,產值達1000多萬元,并且銷量還在逐年遞增。
銷路打開后,小密村交通不便的劣勢愈發(fā)凸顯。2013年,公司在浦城縣郊征地100畝。這里土地開闊,搭廠房建酒窖易如反掌,投入少、見效快。不過,黃向東并不想這樣簡單了事:“上規(guī)模是其次,我想建一個不一樣的廠房。”
通過走訪紹興黃酒博物館、韓國泡菜體驗館、巴厘島咖啡工廠等海內外觀光工廠項目,他對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的思路了然于胸。當年10月,博覽園開建。
如今,兩年多過去了,這座已投入1.2億元建設的包酒文化博覽園以“徽派建筑+蘇州園林”風格呈現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浦城特色文化和小密包酒文化,集生產、觀光、住宿、餐飲、文化、購物等為一體,是我省首批觀光工廠之一,也是浦城唯一的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
“我們的經營模式是以工業(yè)帶動旅游業(yè),以旅游業(yè)助推工業(yè)發(fā)展。”黃向東說,力爭將博覽園打造成“五好”:好看、好玩、好吃、好喝、好住。
借助這個“一產連二產接三產”的文化產業(yè)平臺,小密包酒的品種也從最初的五六個發(fā)展到目前的30多個,產品銷往江西、江蘇、河南、湖南、上海、廣東、山東以及東南亞等地。2014年,小密包酒獲評省著名商標。去年,銷售2000多噸,產值700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