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xù)的生命
殘墻內的一排竹架上,晾曬著幾件衣服,一小方菜地剛長出短短的菜苗,一位婦女正在自己廚房里忙碌。
時德樓被燒毀后,失去家園的人們,有的外遷他鄉(xiāng),有的在附近擇地建房,有的不愿離去,用木料依著土墻搭建?,F(xiàn)在的時德樓,在靠后墻建了5間3層樓,又靠左墻修建了3間4層樓,住著5戶人家,27口人,他們像200年前的祖先一樣,喝土樓內的井水繼續(xù)過日子。
相比300米外貨攤林立嘈雜的和貴樓,時德樓游客罕至,顯得更自然、更生活。裊裊炊煙,傍晚的搗衣聲,時德樓里這些平凡人波瀾不驚的生活,延續(xù)著這堵殘墻的生命。
正在忙碌的是簡女士,他們已經在這里居住了很多年,如今她的兩個兒子在外面打工,難得回家,丈夫會修補土樓的手藝,土樓申遺成功后,逐漸變得忙碌起來。簡女士熱情能侃,她說,她最期待每年春節(jié)的日子,那時候兩個兒子回來,家里變得熱鬧。臨走前,簡女士有點難為情地向游客推銷雨傘:“買一把吧,快下雨了,只要10塊錢?!?/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