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加工專用型早秈三系雜交稻新品種“清優(yōu)308”,獲第三方機構國珩檢驗認證有限公司認證為低GI產品。該品種為福建省自主選育的首個高直鏈淀粉和高抗性淀粉含量的低GI雜交稻米品種。

雜交稻“清優(yōu)308”。
GI中文全稱“血糖生成指數(shù)”,又稱“升糖指數(shù)”,是指食物進入人體兩個小時內血糖升高的相對速度,是國際公認用于衡量食物對血糖影響的指標。純葡萄糖的GI值為100,以其為參照,GI≤55為低GI食品;55<GI≤70為中GI食品;GI>70為高GI食品。低GI飲食不僅有助于減重,還可以控制血糖平穩(wěn)。
據(jù)了解,低GI稻米含有豐富的抗性淀粉,人體攝入后不易分解為葡萄糖,在增加飽腹感的同時,不會引起血糖濃度大幅波動。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低GI稻米就是非常好的低GI食品,能有效預防和控制血糖升高。但目前市場上推廣銷售的低GI水稻品種多為常規(guī)稻品種,普遍存在產量低、生產成本高、適應性不強,以及口感硬、黏性小和食味性差等不足。
“清優(yōu)308”直鏈淀粉含量高達26.8%,抗性淀粉含量達7.93%,并于2021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稻20210002)。其制種產量高達260公斤以上,是集高產、抗病、富含抗性淀粉與易制種于一體的低GI雜交稻米品種,突破性地解決了低GI稻米品種產量低、生產成本高和適應性不強的難題,同時其稻米及加工產品極大提高了農作物附加值,可為農民創(chuàng)造十分可觀的經濟收益,具有很高的商業(yè)應用價值和廣闊的市場開發(fā)前景。(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王洪飛 胡海明 文/攝)
來源:福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