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建寧的山水間
紅色的血液在流淌在流淌
【記者再走長征路】三軍過后盡開顏 中央紅軍爬過雪山,走出茫茫草地,來到甘肅。甘肅是黨中央落腳陜北的決策地,也是標志長征勝利的會師地。毛澤東同志在這里第一次朗誦了那首著名的《七律·長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表達了紅軍從這里開始走向勝利的心情。 從1935年8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十五軍入甘,至1936年10月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先...
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館里,有一組展示一位藏族土司開倉放糧支援紅軍的雕塑,和一份追認為革命烈士的證書。 這位土司就是楊積慶。 土司,元朝始置,是中國古代邊疆的官職,多封授給西北、西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土司政府承擔賦役、納貢、并提供軍隊,對自己的部族擁有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權(quán)力。云南、廣西、貴州、湖南都曾有土司存在。 作為甘南卓...
新華社蘭州8月18日電 200000斤糧食、20000斤食鹽、7000雙布鞋……這張名為《哈達鋪1935年9月支援紅一方面軍物資統(tǒng)計》的表格,張貼在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內(nèi)。 哈達鋪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西北部,自古以來就是西北入川的戰(zhàn)略要地和隘口。1935年至1936年間,中國工農(nóng)紅軍紅一、二、四方面軍先后到達哈達鋪,得到了困頓至極后的物資兵源補充。 “這張統(tǒng)計...
臺海網(wǎng)8月15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巍巍松毛嶺,層巒疊嶂,松風陣陣,如泣似訴。 85年前,一場慘烈的戰(zhàn)斗在山間打響,紅軍戰(zhàn)士浴血鏖戰(zhàn);嶺下,村民踴躍支前,用奉獻書寫軍民同心篇章。 時移世易,滄桑歷遍。如今,長汀縣南山鎮(zhèn)中復村等經(jīng)歷松毛嶺戰(zhàn)斗的村莊,已是生機勃發(fā)、物阜民豐。但無論世事如何變化,村民們依然沒有遺忘紅軍烈士,他們用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