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光朝,71歲,群眾,目前在下黨村經營幸福茶館。
“我們還請習總書記在百忙之中,能抽空回下黨看看。”王光朝說,“幸福下黨,難忘習總書記。下黨人有今天這樣的生活,是因為他當年來到下黨,關心下黨,下黨人知恩、感恩。”
兩頁半的信,幾個人反復斟酌用詞,寫了兩遍草稿,最后簽上自己的名字,特地進了縣城,寄了出去。
滿懷期待。
僅隔半個月,北京來的回信讓村民們喜出望外。
“總書記在回信中說,‘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當年‘三進下黨’的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倳涍B我們當地這句俗語都還記得,他真的一直惦記著我們。”王光朝說,“習總書記始終牽掛我們這樣貧困地區(qū),看到我們能脫貧,他就很開心。”
71歲的王光朝,是習近平當年第一次和第三次進下黨的見證者,當年曾自愿為習近平一行送來解暑涼茶。2016年,下黨創(chuàng)建紅色旅游地,他在自家開起了“幸福茶館”。如今,茶館每日客流量多則四五十人,少則也有十多人。他自制的手工茶頗受游客青睞,日子也越過越殷實。
“總書記在回信中,希望我們繼續(xù)發(fā)揚滴水穿石的精神,堅定信心、埋頭苦干、久久為功,持續(xù)鞏固脫貧成果,積極建設美好家園,我很受鼓舞。”如今退休了的劉明華,又返聘擔任了“難忘下黨”主題館的講解員,“每天從全國各地慕名來此接受黨性教育的游客絡繹不絕,我一遍一遍為他們講述下黨的紅色故事、人文故事、生態(tài)故事,特別自豪,我將繼續(xù)發(fā)揮余熱。”

王光拔,66歲,群眾,目前在家務農。
王光拔年輕時曾因工作身體落下殘疾,退伍后生活一度困難。后來,在組織關懷下落實了相關補貼,生活有了保障。如今隨著下黨村的發(fā)展,老宅被鄉(xiāng)里改造成下黨鄉(xiāng)青少年實踐基地,王光拔也有了一筆固定收入。對于今日的生活,他很滿意。“下黨有今天的面貌,要感謝總書記的關心。習總書記的回信飽含了對我們的殷切期望。下黨村一步步發(fā)展到現在,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