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急”,上廁所雖是小事,但要真遇到無處可上的時候也是苦不堪言。在一些公廁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女廁門口排起長隊,男廁門口往往空蕩蕩的。對此,致公黨泉州市委員會的團體提案和市政協(xié)委員王銘芬個人提案均建議:公廁設計要更加人性化,應擴大女廁面積。

【現(xiàn)場走訪】
女廁緊張排長隊 男士等人也受罪
臺海網1月21日訊 據(jù)東南早報報道,昨日傍晚,正是就餐高峰期,記者在市區(qū)鐘樓附近一家快餐店內看到,女廁門口六七名女士正在排隊等著上廁所,而旁邊的男廁門口卻空蕩蕩的。排隊的陳小姐說,她已經在外面等了七八分鐘,“如果不來這里如廁,附近也沒地方上廁所,只能等”。
快餐店工作人員介紹,店內女廁只有兩個蹲位,店外人流量又大,一到就餐高峰期女廁外就要排長龍,除了店內就餐的客人,還有不少因為找不到公廁而到店里借用廁所的人。市民劉女士也表示,她經常到市區(qū)中山路逛街,但有時遇到內急都找不到公廁,不得不折返回鐘樓這家快餐店內如廁。
如廁要排隊不光女士等不及,作為男性市民,不少人都有過在女廁所外等待母親、姐妹、妻子、女友或女兒的經歷,也成了女廁少的“受害者”。
市民陳先生說,他平時陪女友出去購物或游玩時,也遇到過如廁的苦惱。往往他從男廁“方便”出來之后,女友仍在女廁外排隊等待,有時他還得幫女友提包。對于提高女廁蹲位比例他表示“十分贊同”。
另外,一些女性市民也反映,女廁內缺少手紙、未設置用來掛包的掛鉤等都給大家?guī)聿槐?,建議改進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