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0多歲的王先生變成了“關公臉”,怎么回事?
一到夏天,戶外日曬在所難免,王先生在海邊游玩了兩個小時,暴曬的臉部、手背、胸口便出現(xiàn)了大面積紅腫,又疼又癢,情急之下,王先生來到福州市第一總醫(yī)院皮膚病防治院就診,原來這是紫外線過敏。

王先生紫外線過敏,臉紅得像“關公”
福州疾控緊急提醒,紫外線過敏也叫日光性皮炎,是春夏季常見的皮膚病之一,往往發(fā)于不經(jīng)意間!在紫外線強烈的天氣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
越“白”的人
越容易過敏
幸好王先生穿著長袖戴著帽子,不然紅腫的就不止臉部了!
福州市第一總醫(yī)院皮膚病防治院醫(yī)美科主任何麗陽說,這是非常典型的日光性皮炎,在海邊玩的時候沒有涂防曬霜、也沒有打遮陽傘,由于海邊風很大,有海水的清涼,曬著太陽吹著風,感覺不到游玩的“溫度”和紫外線的熱辣,就容易“暴曬過度”,造成過敏現(xiàn)象。

紫外線過敏癥狀。這是福州市第一總醫(yī)院接診的另一名患者
你知道嗎?越“白”的人越容易紫外線過敏!福州市疾控中心公衛(wèi)科主任醫(yī)師林馨介紹,黑色素可以吸收紫外線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經(jīng)常在室外工作的人膚色較黑,對紫外線過敏的抗性較強,比較“耐曬”,相對的,常在室內(nèi)工作的人比較少曬太陽,對紫外線過敏的抗性就相對較弱了。

紫外線過敏癥狀。資料圖
據(jù)何麗陽介紹,日光性皮炎常發(fā)于不經(jīng)意間,嚴重會引起水皰、脫皮、頭暈、嘔吐等癥狀。因此,夏天要去海邊游玩的市民,要做好物理防曬措施,如果不慎曬傷,輕、中度的曬傷,可以冷敷 、濕敷來緩解癥狀,外用藥爐甘石洗劑,嚴重者使用3%的硼酸洗液濕敷,配合口服抗組胺藥,維生素C片等,全身癥狀嚴重者,可系統(tǒng)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
避免長時間暴曬
是最好的預防手段
那么,面對炎炎夏日該如何預防日光性皮炎呢?劃重點!
盡量避免暴曬、做好防護措施仍然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林馨介紹道,在夏天,一天中日光最強的時間在10:00—16:00之間,小于6個月的嬰兒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市民需要外出時,需充分做好防曬,比如穿上長袖長褲、戴好寬邊遮陽帽、涂抹防曬霜,帶上太陽傘等,阻礙紫外線直射皮膚。
同時,避免過多服食和接觸有光感的食物,如芹菜、香菜、茴香、香椿、蘿卜葉、菠菜、萵苣、莧菜、油菜、柑橘、檸檬、無花果等,如食用后不宜在強光下活動,你記住了嗎?
來源: 福州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