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泰法院調解一起因信用卡出借引起糾紛的案件。
2023年6月,鐘某因資金周轉需要向薛某借款。兩人是多年好友,薛某出借了自己名下的信用卡供鐘某套現使用,額度為20萬元。出借時,鐘某出具借條一份,確認向薛某借款20萬元,還款日期為2023年9月。同年7月,鐘某再次向薛某出具借條,確認借款金額為20萬元,還款日期為2023年9月,月利率為2%,雙方約定以鐘某的房產進行抵押,但未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
出借后,鐘某持有薛某的信用卡持續(xù)進行消費,并按月向薛某支付信用卡套現金額用于還款。
不出數月,鐘某便無法按期還款而進行分期。薛某名下的信用卡開始產生逾期利息。薛某得知后,要求鐘某還卡,鐘某讓薛某提高信用卡額度繼續(xù)套現。
刷卡行為還在繼續(xù),逾期利息不斷產生。薛某債臺高筑,生活也受到嚴重影響。2023年11月,薛某與鐘某發(fā)生爭吵,鐘某將該張信用卡歸還給薛某,二人絕交。
信用卡雖還,但賬單未清。薛某每月需要償還的信用卡賬單逾期本息1萬余元,他多次向鐘某催討,但是鐘某均拒絕會面,并以經濟困難為由讓薛某自己想辦法先解決。
薛某收集相關證據訴至法院,要求鐘某償還17萬元及出借以來的利息。
經永泰法院法官調解,鐘某同意向薛某分期返還15萬元,且分期的金額足夠解決薛某每月的信用卡分期賬單。
法官表示,出借信用卡內的額度屬于“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情形,根據法律規(guī)定,該合同無效。鐘某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而薛某出借自己名下的信用卡存在過錯,逾期利息、手續(xù)費等都需要自行承擔。
法官提醒,出借信用卡不僅違反了《銀行卡業(yè)務管理辦法》,且具有極大的風險。因無明確的監(jiān)督機制督促借卡人按期還款、按正規(guī)用途使用,輕則信用卡易被濫用或產生逾期等不良記錄,影響出借人的信用評分和未來的貸款申請等金融活動;重則借卡人可能會使用信用卡從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信用卡詐騙、妨害信用卡管理等違法犯罪行為,出借人可能因此被追究刑事責任。(記者 林春長 通訊員 程美冬)
來源:福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