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晉江一名三年級小學生與堂兄弟三人結(jié)伴外出玩耍,其間該學生掉入水窟不幸溺亡,令人痛心。
每年暑期是學生溺水的高發(fā)期,如何避免溺水事故的發(fā)生?遇到溺水時又該如何自救或者施救?記者咨詢了泉州市應急管理局。
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提高安全意識至關重要。”泉州市應急管理局應急救援中心主任謝桂才提醒,首先,家長和孩子一定要提高防范溺水的安全意識。不會游泳的千萬不要私自下水,若懂得游泳也不要擅自到?jīng)]有資質(zhì)的游泳池、河流、溪邊、水庫、海邊等場所游玩,同時不能去不熟悉或者不安全的水域。這些水域常是溺水事故高發(fā)區(qū)。
其次,未成年人到水邊游玩時,應有家長或者成年監(jiān)護人看管,不要單獨或與其他未成年人前往,否則發(fā)生溺水事故時,難以有人及時救援。
“孩子在游泳場館、溫泉浴場等公共水浴場玩耍時,家長也一定要隨時看護好,不能掉以輕心。”謝桂才解釋,兒童(尤其是幼小的孩童)溺水時難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即便在公共場所,父母也必須時時監(jiān)護。
掌握自救施救知識
若是不幸發(fā)生溺水,該采取哪些措施自救或施救呢?泉州市應急管理局也給出了建議:
若遇他人溺水,應第一時間大聲呼救或撥打110報警,同時在確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可將身邊的救生圈、竹竿、樹枝、打結(jié)的衣服等物品拋向溺水者進行施救。不會游泳者不可以下水救援。若溺水者心跳微弱或剛剛停止,懂急救知識者應立即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并做胸外心臟按壓。同時立即撥打120,以便讓專業(yè)人員能在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及時進行搶救和后續(xù)治療。
若是自身溺水應保持冷靜,手腳不要亂蹬或掙扎,以免加劇溺水程度。應立即屏住呼吸,放松肢體,盡可能保持仰位,使頭部后仰,將口鼻露出水面,并盡量用嘴吸氣、用鼻呼氣,防止嗆水。同時全身放松,浮于水面等待救援。(記者 楊泳紅)
來源:泉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