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鳳頭燕鷗寶寶“華寶”(中)與“四大護法”。視頻截圖
10月27日,福建省觀鳥協(xié)會正式發(fā)布消息:該協(xié)會于今年夏天在全省首次記錄到中華鳳頭燕鷗的繁殖全過程。記錄地點是連江近海無居民島四姆嶼。
中華鳳頭燕鷗,原名黑嘴端鳳頭燕鷗,目前全球僅有150只左右。它因稀少神秘而被稱為“神話之鳥”,是全球極度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自1937年在青島被記錄后,這一物種直到2000年才在馬祖被再次記錄。其間的60余年杳無音信,一度被認為已經(jīng)滅絕。
尋覓:十八年堅守
2004年,福建省觀鳥愛好者在長樂閩江河口濕地記錄到2只中華鳳頭燕鷗。此后每年在閩江河口濕地均可記錄到它們。這里也是每年全球最早記錄到中華鳳頭燕鷗的地方。
拯救中華鳳頭燕鷗,最關鍵的是擴大其種群。2004年,福建省觀鳥協(xié)會的志愿者們開啟了福建沿海海島中華鳳頭燕鷗尋覓之旅,至今已持續(xù)18年。
無居民海島的鳥類調(diào)查,是最為艱辛的鳥類調(diào)查行動,因為所有調(diào)查時間幾乎都在夏季。在風浪中顛簸,繞過叢生的暗礁,在海浪拍擊的礁石上登島,在或濕滑或熾熱或陡峭的巖石上攀爬,暈船、嘔吐、暴曬、中暑……每次出海,都是對志愿者們體力與腦力的雙重考驗。在“突突突”的馬達聲中,志愿者們乘著小船一次又一次滿懷希望出發(fā),一次又一次無功而返,一年又一年再度啟程。
四姆嶼的中華鳳頭燕鷗。
轉(zhuǎn)機:一個定位器
2008年7月20日,福建省觀鳥協(xié)會會員與臺北市野鳥學會會員,相繼在閩江河口濕地和馬祖,記錄到一只下喙被塑料管套住的中華鳳頭燕鷗。這一事件,讓海峽兩岸的保育機構得以確定閩江河口濕地和馬祖的中華鳳頭燕鷗是同一種群。從此,兩岸開展了長達14年的保護合作行動,通過每年舉辦燕鷗保育交流研討會、同步調(diào)查、技術共享等,積極開展種群保護和恢復行動。
2018年9月,海峽兩岸中華鳳頭燕鷗保育交流研討會在福州召開。臺北市野鳥學會提供的一份《2016—2017年中華鳳頭燕鷗衛(wèi)星定位圖》顯示,一只背有衛(wèi)星定位器的中華鳳頭燕鷗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連江四姆嶼。
會后,志愿者們立即行動起來。當年9月17日,志愿者們登上四姆嶼,看到了漫天的燕鷗,灌木叢與衰草間還有不少燕鷗卵。突然,兩只中華鳳頭燕鷗出現(xiàn)了,志愿者們用相機留下了它們在空中盤旋的倩影。
終于在福建海島首次記錄到中華鳳頭燕鷗,兩岸專家興奮不已,因為這很可能是中華鳳頭燕鷗新的繁殖地。但當時已過繁殖期,無法確定中華鳳頭燕鷗是否在這個海島或福州地區(qū)繁殖。
在福建省林業(yè)局的指導下,并在北京市企業(yè)家環(huán)?;饡①|(zhì)蘭基金會的支持下,福建省觀鳥協(xié)會成立了專項保育小組,針對四姆嶼島群及周邊可能區(qū)域,持續(xù)4年開展無居民海島調(diào)查和中華鳳頭燕鷗種群保護、恢復等保育行動。
群鳥在四姆嶼上空飛翔。
招引:四年始成功
專項保育小組采取了非常謹慎的保育行動計劃,2019年全年以遠程監(jiān)測為主,減少對繁殖期鳥類的干擾,視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在次年采取生境修復或招引措施。
從2019年全年監(jiān)測情況來看,中華鳳頭燕鷗和大鳳頭燕鷗都來過四姆嶼,但沒有繁殖行為。志愿者們參照臺灣和浙江省的做法,準備2020年在島上進行燕鷗社會化招引。所謂社會化招引,就是在島上預先放置一些鳳頭燕鷗的模型,春季尋找繁殖地的鳳頭燕鷗經(jīng)過這里,可能以為有先行者,就會跟著降落到島上繁殖。
然而,這項計劃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錯過了生境修復的時間窗口。志愿者們只好繼續(xù)監(jiān)測,但沒有發(fā)現(xiàn)鳳頭燕鷗在此繁殖。
去年春天,志愿者們做了更充分的準備。他們在三四月份搶抓時機,迅速在四姆嶼開展祛除雜草、鋪碎沙石、清除島上老鼠、安裝鳳頭燕鷗假鳥模型等生境布置和招引工作。但是,依然沒有中華鳳頭燕鷗在此繁殖,只是吸引了1400多只粉紅燕鷗來到附近島嶼繁衍后代。
今年,專項保育小組繼續(xù)在島上開展除草、滅鼠、鋪設砂礫地面、布放假鳥等工作,優(yōu)化了假鳥模型和聲音設備。功夫不負有心人,從5月底開始,這里陸續(xù)吸引7只中華鳳頭燕鷗以及800多只大鳳頭燕鷗(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守護:日夜不放松
陳劼、黃學鼎、胡偉寧、阿曾、彎彎,是福建省觀鳥協(xié)會的資深觀鳥人,也是監(jiān)測四姆嶼鳥類動態(tài)的“值日生”。值日期間,他們通過手機或者電腦晝夜觀看島上的圖像,截下視頻或照片,認真書寫監(jiān)測日記。
經(jīng)過近一個月孵化,今年7月3日,一只中華鳳頭燕鷗寶寶出殼。“值日生”們欣喜若狂,為它起名“華寶”。4只成年中華鳳頭燕鷗常陪伴在“華寶”身邊,被他們戲稱“四大護法”。
育雛的日子充滿艱辛和危險。游隼是燕鷗們最大的敵人,吃素的海貍鼠也會來搗亂。每當它們突然出現(xiàn),燕鷗們都嚇得集體起飛,燕鷗寶寶們則迅速躲入灌木叢集中避險。除此之外,還有無法預知的敵情會打亂鷗爸鷗媽們的育雛計劃。
今年6月份幾乎全月下雨,7月又逢高溫干旱,導致四姆嶼上的燕鷗卵孵化成功率不高。最終,僅有1只中華鳳頭燕鷗及52只大鳳頭燕鷗出殼并存活。
展望:設立保護區(qū)
福建省觀鳥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楊金表示,在四姆嶼招引中華鳳頭燕鷗成功,意味我省在拯救這一極度瀕危鳥種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四姆嶼是中華鳳頭燕鷗的繁殖地,還有800多只大鳳頭燕鷗在此繁衍生息。這里具有十分重要的動物保護意義。
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將和地方政府聯(lián)手,在四姆嶼設立保護小區(qū)。福建省觀鳥協(xié)會將持續(xù)在四姆嶼開展生境修復和招引,并嘗試拓展到其他島嶼。(來源:福州晚報 記者 邱泉盛 趙錚艷 通訊員 陳雪玲/文 福建省觀鳥協(xié)會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