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粽巡游
臺海網(wǎng)3月25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李大榮 通訊員 陳宗煒 文/圖)眾人推著形似竹筍、高約1.6米、重達150斤的“超級大粽”在馬路上“奔跑”。近日,連城縣北團鎮(zhèn)上江村上演這“奇葩”一幕。
這是上江村特有的民俗活動,300多年來,當?shù)卮迕穸紩贸?ldquo;龍鳳”兩個大粽,在村里巡游,意在祈禱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有“客家第一粽”美譽。
據(jù)介紹,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六起,當?shù)孛癖娋烷_始著手做大粽,他們通過穿針引線,利用上萬片粽葉縫制“粽衣”,用70公斤糯米裹粽,其中,10公斤蒸成糯米飯,裝入大粽頂端,60公斤糯米浸泡后裝入粽底,蒸煮三天三夜。
蒸熟之后,再裹上金箔紙,貼上吉祥紙花,另包上數(shù)百粒指頭大小的小粽,掛在大粽尖端,用以祈福、求子。農(nóng)歷十三至十五抬出巡游,十五最為隆重,十八則是分粽,將大粽分到每家每戶釀客家美酒,而村民們將“粽子”撒向田間,由此開始鬧春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