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許在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上展示成果
臺海網(wǎng)6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貴榮)初三畢業(yè),15歲的他拿到國家專利。高考落幕,航空才是他追尋的夢想。龍巖永定的許少康,高中三年,他和多所大學合作,設(shè)計制作了多個發(fā)明,還有兩個正在研發(fā)的App。當許多考生在家焦急地等待成績時,他卻在為實現(xiàn)自己的“航空夢”而奔波。
許少康,18歲,永定一中高三理科尖子生。高考落幕,他沒有停歇,又趕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面試。“初試過了,有希望。”兩天前,小許剛回到龍巖,而他此次南京行,是為追尋向往已久的航空夢。
這個夢想,打小就萌生于小許心中。小許老家永定區(qū)峰市鎮(zhèn),農(nóng)村家庭,小時候?qū)?、船、飛機甚是好奇。小許說,他對機械特別感興趣,尤其是汽車,他熟知很多車以及各個部件的原理。2013年3月,正上初三的小許,目睹了一起未拉手剎后溜的事故。“能不能發(fā)明一種裝置,忘拉手剎時可以提醒司機。”小許執(zhí)行能力強,還愛動手,腦海一閃,有了想法,他從汽車修理廠弄回報廢的裝置,不斷地進行實踐和摸索。兩個月后,設(shè)計終于出來了。小許還將最終版的發(fā)明資料提交到了國家專利局申請專利保護。就在中考前幾天,15歲的他收到了一張“國字號”的證書。
初試牛刀,就拿下“國字號”證書,給小許不少鼓勵。高中知識更加廣闊、豐富,小許的創(chuàng)新視野一下子被打開了。
利用物理和計算機知識,小許相繼制作設(shè)計了“新型防誤踩油門裝置”、“無人機能量回收裝置”。這兩個設(shè)計發(fā)明,小許都是通過和高校合作完成的。如今,這兩個裝置的專利申請還在審核中。
小許說,這幾年愛上創(chuàng)新,做了一些東西,他希望接下來圓自己的航空夢,用自己的知識助飛中國的航空事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