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一波三折,熱門賽道白馬股和“頂流”基金凈值重挫,深陷其中的投資者再度自嘲“韭菜”難逃被收割的命運。
本期券商中國﹒“投資小紅書”分享一個普通投資者的真實故事:這是一家兩代人投資接力奔跑的故事,M先生的母親和M先生在26年的時間里,賺取了大約500倍的收益,其中價值投資約為一百倍,事件驅(qū)動約為5倍。但在他們投資之路開端的8年時間中,主動投資基本沒有賺過錢,期間還要跟著市場沉浮,忍耐大幅回撤的凌虐;但后18年時間中,M先生總結(jié)自己的投資錯誤和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投資收益獲得指數(shù)級別增長。
M先生總是不厭其煩地與身邊的朋友分享:除非你甘愿做一枚韭菜,任人宰割,韭菜通過進化和學習,是可以長成參天大樹的;投資要趁早,越早碰得頭破血流越好,那個時候本金小年紀輕輸?shù)闷穑还墒袝椭灾?,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投資者在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和路徑后,股市能夠帶來改變命運的回報。
一個26年500倍的樣本
M先生自幼家境清貧,他的媽媽是稀里糊涂一頭撞進股市的。1989年,M先生的媽媽所在的公司無法發(fā)出工資,就給職工發(fā)了面值2000元的內(nèi)部職工股;1995年,這家公司上市,內(nèi)部職工股拋售后,M先生的媽媽才有了在股市進行投資的本金。當時的所謂炒股,就是坐在營業(yè)部大廳的條凳上看著屏幕翻屏,道聽途說,這筆資金在1995年至1998年期間跟著市場沉沉浮浮,整體持平。
M先生1997年大學畢業(yè)后進入一家大型國企,為了讓退休的母親打發(fā)時間,他將自己近兩年的積蓄上交給母親,兩人的資金合起來可以入駐中戶室。1999年,這筆資金押中了深益力A,深益力A后來被國藥一致重組,這筆資金獲得了大約一倍半的收益,這在當時算得上是賺了一筆大錢。
但是憑運氣賺來的錢,還是會憑實力虧回去。在2000年之后的四年大熊市中,這筆資金浮虧了1999年高峰時期70%的錢,其中,2000年到2002年回撤了50%。但重要的轉(zhuǎn)折就發(fā)生在2003年,這筆資金開始全倉青島啤酒和中金嶺南,建倉完畢后,這兩只個股再度大幅回撤近50%。截至2004年最低點時,已經(jīng)浮虧掉了1999年高峰時期資金的三分之二。
M先生是在2009年賣掉青島啤酒和中金嶺南的,青島啤酒獲利近10倍,中金嶺南獲利近20倍。M先生清晰地記得,2003年青島啤酒的初始買入價接近8塊,經(jīng)過股改時期的送股、分紅、權(quán)證等攤薄,青島啤酒的買入成本降低至4塊多。M先生在2009年以40多元的價格賣出了青島啤酒,在長達7年的投資期中,獲利近10倍。
M先生對中金嶺南的初始買入成本接近6塊,經(jīng)過股改時期的送股、分紅等攤薄后,中金嶺南的買入成本降至為1塊多。2009年M先生以20多塊錢的價格拋出了中金嶺南,獲利約20倍。
但M先生的投資理念仍在搖擺中,2010年至2015年,他嘗試了當時市場大熱的事件驅(qū)動,期間經(jīng)歷了2012年回撤40%和2015年的腰斬,總體收益約為5倍。
經(jīng)過2015年的痛定思痛,M先生再度回到了價值投資之路上,并從2015年末開始重倉茅臺,浮盈近10倍。
一個“韭菜”百折不撓的晉級之路
M先生開始是一枚妥妥的韭菜,憑著運氣在股市里沉浮,巨幅的虧損深深地刺痛了M先生。他不甘于做一枚韭菜,從2003年后開始了頑強的晉級之路,完成了從小散到理性價值投資者的轉(zhuǎn)身。
他做對了以下幾項重要的事:
一是學習、學習、再學習。2000年開始的不斷浮虧讓M先生頭皮發(fā)麻,他便開始思考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現(xiàn)狀。
M先生是理工生,在踏入股市之初,他對經(jīng)濟和股市的運行規(guī)律缺乏基本的認知。但他認為,學習是彌補認知不足最好的方式,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還沒有普及的年代,M先生的學習方式是看電視、訂報紙。M先生每晚7:30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臺的財經(jīng)頻道,從經(jīng)濟信息聯(lián)播到經(jīng)濟半小時、再到中國股市報道,如果有時間的話,下午的《交易時間》也爭取收看,看電視學習的時間持續(xù)到晚上10點鐘以后,重要的信息還認真地做筆記。
M先生還記得2004年開始每年訂閱證券時報,還經(jīng)常在報攤買其它的財經(jīng)報紙看。在長期的學習中,M先生對經(jīng)濟運行邏輯和股市的投資之道形成了基本的認識。
二是熟悉、熟悉、再熟悉。M先生自下而上,對自己買入股票的基本面爛熟于心。
直到今天,M先生依然能如數(shù)家珍般地說出當初買青島啤酒的幾個理由:2000年初,尚年輕的M先生和朋友們喜歡一起去唱K,他發(fā)現(xiàn)人們對啤酒的偏好從喜力轉(zhuǎn)向青島啤酒;青島啤酒自身也正從“彭作義時代”的擴張戰(zhàn)略轉(zhuǎn)向“金志國時代”不僅要市場還要利潤階段;美國AB公司港股私有化哈爾濱啤酒公司,入股青啤,啤酒行業(yè)并購整合時代來臨,行業(yè)巨頭初現(xiàn)。
至于中金嶺南,M先生說,如果長期看新聞,就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房地產(chǎn)市場的蓬勃發(fā)展,大宗商品價格受此因素推動長期向上,中金嶺南當時是行業(yè)龍頭,自然就選中了中金嶺南。盡管不能到實地調(diào)研,但他不放過每一個搜尋并完善這只個股投資信息的機會,他甚至能記得這家公司金屬礦的經(jīng)緯度、礦的品位等細節(jié)。
作為一名典型的理工男,M先生感慨地說,如果不掌握定理和公式,那只會做錯題;如果不了解機器設備的構(gòu)造和性能,肯定就不知道故障在哪里!投資也一樣,只有深入細致地了解所持公司的基本面,才能在市場波動中不恐懼。
三是獨立、獨立、再獨立。自持有青啤和中金嶺南后,隨著股價上漲,市值也逐漸增加,M先生的母親從中戶室移入大戶室。證券經(jīng)紀人也另眼相看,為M先生的母親升級待遇,從一臺電腦看行情,到分配兩臺、三臺電腦看行情。M先生因為堅信這是一波大行情且所持有股票是優(yōu)質(zhì)標的,就持股不動沒有交易。隨著時間推移,經(jīng)紀人坐不住了,開始推薦各種股票,告知各種買入賣出的理由,但M先生不為所動,堅定信心,堅決不交易。
經(jīng)紀人就以房間另有用途為由將M先生的母親所使用的電腦安排至房間外的過道上。過了一段時間,經(jīng)紀人又安排其他客戶來使用電腦,M先生母親的待遇從三臺電腦再度變成一臺電腦。又過了一段時間,經(jīng)紀人將M先生母親所使用的電腦作為公用電腦供大廳的客戶來使用。最后,M先生只好轉(zhuǎn)遷其它證券公司,在辦理手續(xù)過程中,前臺看到M先生母親和M先生的市值,立馬打電話給經(jīng)紀人要求挽留,經(jīng)紀人趕來后無奈地說:“走吧,走吧,不做交易的!”
2016年1月份的熔斷行情中,市場風聲鶴唳、哀嚎遍野,M先生的一位摯友關(guān)切地致電給M先生,告知市場極度悲觀,可能會一蹶不振。但M先生告訴朋友,貴州茅臺的市值只有兩千來億、PE只有12倍,上一財年股息分紅每股將有6元以上,股息率達到了3%以上,完全沒有必要恐懼。M先生反而選擇了加倉。
2020年和2021年新能源概念成為市場的大熱,身邊的朋友幾乎都參與其中,但M先生不為所動,依然堅定持有貴州茅臺。
回首往事,M先生感慨地說,一定要有獨立的思考,不為他人的觀點所左右。恰恰是獨立,才能比身邊的親朋好友有更多的收益。
四是平常心、平常心、再平常心。M先生因為家庭原因,自幼家境清貧,M先生的母親極度節(jié)儉,有記賬的習慣,八十年代時精確到“分”來記賬。M先生也很節(jié)儉,自參加工作后,就明確自己每月的開支是多少,量入為出,爭取做到每月都有節(jié)余。無論再困難,即使還房貸后每月工資所剩不多,M先生也有節(jié)余。
M先生說,正是自己量入為出的良好生活習慣和正確的財富觀,才能讓自己這些年持股不動,不打股票賬戶的主意。如果你一旦有了賺了錢就換部車、賺了錢要買個好東西等諸如此類的想法,就不能淡定持股;想法越多,受情緒波動的影響越大,投資者就會越焦慮,越焦慮就越想交易,買著賣著、賣著買著就找不到北了!
那么賺錢的意義何在?M先生坦言,財富帶來的是安全感,是可貴的獨立和自由,不過,自己從沒有想過奢侈消費。
M先生還認為,價值投資貌似不快、徐徐前進,其實一點都不慢,在自己參與的近二十年間投資決策過程中,正是開始的青啤、中金嶺南,和這五六年間的貴州茅臺奠定了自己的財富基礎,在中間的五年間的事件驅(qū)動投資時,雖然感覺上經(jīng)常賺錢、但回頭看,其實一點也不快,還把人弄得極為疲憊、情緒極度焦慮。
M先生表示,價值投資是共贏,是分享上市公司財富創(chuàng)造的過程,而投機是試圖將別人口袋的錢裝入自己口袋,憑運氣賺來的錢無法長久。
當傻錢意識到自己傻的時候,傻錢就不傻了;當韭菜意識到不能再做一枚韭菜時,所有的鐮刀利器就割不動了。(源: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 作者: 屈紅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