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后首個交易日,10月10日,人民幣中間價意外大幅下調,打開了在岸與離岸人民幣貶值通道,此后連續(xù)兩日不僅6.70“鐵底”被輕易擊穿,在岸人民幣一度跌至6.7230,屢次刷新6年來新低。
正當市場對于人民幣持續(xù)貶值擔憂開始積聚時,10月12日,在中間價繼續(xù)較大幅度貶值的前提下,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出現(xiàn)明顯回升跡象。“這一幕似曾相識,去年8月11日新匯改時,央行用三天時間完成閃電戰(zhàn),人民幣貶值3%達到新均衡;今年初,美聯(lián)儲首次加息等外部因素導致人民幣再次快速貶值時,央行在第四天發(fā)文重申‘有基礎保持匯率相對穩(wěn)定’,扭轉了市場貶值預期,匯率反彈。”北京某商業(yè)銀行外匯交易員對《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說道。
渣打銀行中國財富管理投資策略總監(jiān)王昕杰在接受《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采訪時也曾表示,越是快速地調整人民幣匯率,或許會更快地結束一波下跌趨勢,迎來一段時期內的相對穩(wěn)定,同時可以避免形成人民幣長期“弱勢”的預期。“像新匯改時央行對于人民幣進行的一次性‘糾偏’,或許更符合中國市場特性,既避免了過度揣測,又有效地快速釋放貶值壓力。”
人民幣打破連跌趨勢
十一假期歸來,在岸人民幣(CNY)對美元連續(xù)兩天大幅收跌,累計貶值近500個基點,多次刷新2010年9月以來新低;離岸人民幣(CNH)對美元更是自9月30日以來出現(xiàn)連續(xù)貶值,一度逼近6.73,創(chuàng)今年1月初以來新低。
10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再次大幅下調160點至6.7258。在美元強勢上漲以及其他非美元貨幣疲軟的壓力下,人民幣中間價參考一攬子貨幣匯率自9月27日以來已經(jīng)連續(xù)七個交易日調降,創(chuàng)2010年9月14日后新低。
正當市場擔憂中間價低開將開啟人民幣新一天的大跌時,昨日離岸人民幣意外扭轉連日來開盤即快速貶值的趨勢,盤中始終處于震蕩上行,人民幣最低貶至6.7312,最高升至6.7178。截至17:40,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報6.7216,較上日收盤價6.7288微升0.11%。
與離岸市場持續(xù)走高不同,昨日在岸人民幣出現(xiàn)“先抑后揚”走勢。直到收盤前1小時,人民幣始終處于貶值通道,開盤后一度快速貶至日內最低點6.7230,隨后有所反彈。直到15:30,人民幣出現(xiàn)快速升值,最終在16:30收于6.7139,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6.7148微升9個基點。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雖然人民幣回升幅度較小,但卻可以改變市場形成的連續(xù)貶值預期,對于接下來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起到積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