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說法
銀行理財產品銷售中信息披露不夠透明
記者咨詢了該銀行。據(jù)介紹,陳華購買的這款理財產品屬凈值型理財,收取管理費與贖回費,管理費部分已在凈值中扣除,持有不滿1年贖回費為本金×0.1%,持有超過1年則不收取贖回費。
而該銀行也坦言,這款產品由于其贖回費用,并不適合做短期投資。如果資金用于過渡,應該購買一些無贖回手續(xù)費的靈活期限產品。
陳華表示,銀行收費無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提前告知,不能讓投資者蒙在鼓里,以為不收費。陳華坦言,雖然光顧銀行理財產品這么多年,但是對理財產品收費問題真的是蒙查查。
某銀行零售部負責人也指出,很多投資者挑選銀行理財產品時,最看重的是預期年化收益率,對每款理財產品需要繳納的手續(xù)費幾乎是忽略的。而銀行理財產品在銷售過程中,信息披露不夠透明,以及銷售人員為了推銷理財產品,拿到豐厚的提成。除了夸大宣傳產品的收益,刻意向投資者隱瞞風險及各種手續(xù)費用等,這些也導致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蒙查查。
業(yè)內爆料
銀行理財產品
收費規(guī)?;虺|元
據(jù)該負責人透露,銀行對理財產品的收費體量不小,其規(guī)?;蛟S超過了千億元量級。有保守估算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銀行理財產品為投資者實現(xiàn)收益應該超過6000億元,而銀行的投資管理費收入應該超過千億元。
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各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共發(fā)行理財產品19.13萬款,總募集金額92.53萬億元,較2013年增長3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