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回顧】
劉女士經(jīng)人介紹加入某“專家薦股群”,群里“老師”不斷推薦某平臺自行發(fā)行的虛擬貨幣,并且聲稱該平臺即將上線,正在發(fā)行的平臺幣預計未來有10到20倍,甚至100倍的溢價,而且冒充一些大型的正規(guī)金融平臺為自己背書。在群里不斷刷屏的一夜暴富故事引誘下,劉女士買入大量“虛擬幣”。該虛擬貨幣交易平臺一夜之間關閉,股票群被解散,劉女士所有資金都無法提取。經(jīng)調(diào)查,該平臺實際并不存在,所謂“虛擬貨幣”也并不真實,完全是詐騙平臺自導自演的數(shù)字假象。
【案件解讀】
本案是常見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典型案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系違法犯罪金融活動,嚴重破壞金融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犯罪行為人往往以高息返利為噱頭,在未經(jīng)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guī)定的情況下,謊稱有高額回報的投資項目,面向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在【風險提示】
平安人壽福建分公司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
一是對“虛擬貨幣”等新型投資項目保持高度警惕。在我國,投資虛擬貨幣不受法律保護。不要相信所謂的虛擬貨幣投資平臺。虛擬貨幣投資交易在我國屬于非法金融活動,所謂平臺其實是后臺可以由犯罪分子自由操控的假平臺。
二是拒絕“高收益、高回報”。保持理性投資觀念,選擇合法投資渠道,對任何宣稱超高收益的投資理財項目一保持戒備心,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
三是保護個人信息,不隨意透露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謹防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