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5月2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鐘榕華)銀行存款利率一路下降,全面進入“2時代”,不少市民將目光轉向了年利率仍在3%以上的大額存單,然而,大額存單不是你想買就能買,要拼手速,因為常常是一經推出就賣空,被戲稱為“一單難求”。
近日,導報記者走訪銀行網點被告知,近期推出的大額存單存期一般為3年,起存金額為20萬元或30萬元,年利率在3%以上。然而,收益較高的大額存單不易搶到手。“前段時間,我們銀行上架了一款大額存單,幾千萬的額度,開賣幾分鐘就搶購一空。”一家網點工作人員說。
在一家國有大行的手機銀行上,導報記者看到,起存金額20萬元至200萬元的大額存單,存期3年,年利率3.1%,但都顯示“售罄”狀態(tài)。而且有的產品還限定了購買對象,比如僅面向成為該行客戶之日起6個月內的新客銷售。另外,該行還有部分2年期的大額存單在售,但年利率為2.5%。
在另一家股份制銀行,導報記者看到,一款3年期的大額存單,年利率3.3%,20萬元起存,同樣“已售罄”。
雖然大額存單熱銷,但總體上來看,近期以來存款利率降降降,已對居民儲蓄習慣產生了一定影響。中信證券近日一份研報稱,存款利率下調,對儲戶的吸引力減弱,個人有可能將存款資金轉移至消費投資。央行最近的調查問卷顯示,由于居民收入信心回暖,消費、投資等場景恢復,居民儲蓄意愿較去年年末已經減弱。4月居民存款減少也印證了這一現(xiàn)象,預計儲蓄意愿下降的趨勢短期內還將延續(xù)。
對于穩(wěn)健型投資者來說,除了存款,還有啥產品可以替代?儲蓄國債是選項之一,一般來說每年3-11月的10日可以購買,不過經常也要靠搶。此外,還有貨幣基金、銀行現(xiàn)金管理類產品,這些產品的靈活性較高;結構性存款、銀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債券基金等也適合穩(wěn)健型投資者購買,不同產品有不同特點,投資者可結合自身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購買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