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智能投顧
作為金融投資界的一匹“黑馬”,智能投顧最近幾年已經在金融界刮起了一股熱潮。
說到智能投顧,不得不提的就是智能投顧界的先行者Betterment.Betterment是美國最大的專注于智能投顧的公司之一,其運用資產組合理論和金融衍生模型,根據(jù)客戶的偏好設置,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理財建議,智能投資管理和稅收優(yōu)化。該公司CEO Jon Stein在2016年的7月曾來到中國,并提出“智能投顧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全球最大的資管公司貝萊德也表現(xiàn)出了對智能投顧的興趣,它近來收購了智能投顧公司FutureAdvisor.FutureAdvisor以在線金融投資咨詢業(yè)務為主,為投資者提供投資組合的優(yōu)化并調整資源整合賬戶。
3。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也是現(xiàn)在人工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現(xiàn)在時常聽聞的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等都屬于其范疇。這項技術使計算機既能理解自然語言文本的意義,也能以自然語言文本來表達給定的意圖、思想等。
在這個領域,有一家很著名的公司叫Kensho,Kensho有一個明星產品Warren。這款產品被稱為“金融界的Siri”。這款軟件結合自然處理技術,掃描超過90000個包括經濟報告、貨幣政策變化、時政新聞等多方位的資源,以此來建立海量資源庫,反映市場動態(tài)。
我們很熟悉的李嘉誠,其實也默默地開始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了動作,他參與投資的Sentient Technologies也正在運用自然處理技術等多種人工智能技術,建立量化交易的模型。
智能化取代傳統(tǒng)投資?或許為時尚早
不管在國外還是國內,人工智能毫無疑問已經掀起一陣熱潮。在科技撲面而來的攻勢下,傳統(tǒng)的人工投資到底還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
國內一家公募基金的量化投資部總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國外對沖基金非常發(fā)達的科學技術相比,國內的基金公司近來也開始發(fā)展智能化的運用,但目前可能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最近AlphaGo挑戰(zhàn)圍棋高手也引發(fā)了不小關注,這表明人工智能可能具有超越我們想象的潛力。不過投資交易和下棋完全不同,在這個層面上,人工智能的運用可能更多的還是作為工具,提供足夠的信息和資源來輔助基金經理進行決策,畢竟一個基金經理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時,豐富的經驗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國外市場上十分熱門的智能投顧,距離完全成為市場主流也還有一段差距。Wells Fargo在2016年的一份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參與調查的投資者中,僅有一半對智能投顧這個概念比較熟悉,而其中僅有5%對其非常了解。同時,更多的投資者表示,他們對傳統(tǒng)的理財顧問更為信任。
(原標題:揭秘華爾街人工智能真實水平:距離40%“金融民工”被取代或只剩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