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需求導向
談到OV,雷軍認為,OV快速增長的核心在于抓住了三、四、五線城市的換機潮,以及低線城市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
對于部分人持有的類似觀點,《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也聯(lián)系了OPPO方面,不過OPPO未直接回應。“我們就是專注練好自己的基本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至于其他的,市場會給出答案。”OPPO副總裁吳強表示。
而在最近,華為內部也對OV模式發(fā)起了一場激烈的討論,多位員工在華為內部心聲論壇發(fā)文,一位員工在華為心聲論壇上發(fā)表的《把事情做簡單》文章寫道:
“當看到一個促銷員女孩子用一把螺絲刀自己拆柜臺的包裝,自己把柜臺放在最好的位置,為了第二天一早就可以開賣,我感觸很深;當看到零售店在裝修歇業(yè),促銷員把臨時柜臺擺在店門口,繼續(xù)給路人展示、講解、發(fā)傳單,我在想是激勵還是壓力?是自主還是被迫?”
“渠道是趨利的,渠道是多變的,渠道是不可信的,這是我們通常對渠道的認識。但OV卻把渠道做成自己的分公司,已經不是單純的渠道,可以說是渠道的終極模式:廠家渠道體系+廠家直供門店,把該留的利潤都留在自己體系內,把該分給零售商的利潤最大化。”他還表示。
華為員工的主要關注點在OV的營銷、渠道和品牌運作模式,不過另一位華為員工在心聲論壇上談到OV引以為核心的“消費者需求導向”。
因為OV大筆贊助綜藝節(jié)目、建立線下渠道,OV容易給人形成成本較高的印象,不過據(jù)上述員工對OV手機產品成本構成的分析,即使在華為有海思芯片成本優(yōu)勢情況下,同檔位的手機OV的成本控制依然要優(yōu)于華為。
“分析OV省成本的點,最后得到的還是我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以客戶為中心’。這個‘以客戶為中心’分為兩點,第一是客戶不需要的絕對不用,第二是客戶需要的即使成本增加也配置。”上述華為員工表示,比如,OPPO手機少了消費者不常用的部分頻段,每個頻段可節(jié)省1美元,而其多了對快速充電功能的成本投入,因為抓住了“20%~30%的用戶充電時間在15分鐘左右”的特性,就意味著抓住了20%~30%的用戶群。
“OPPO和vivo這么多年打法也沒怎么變,靠的就是堅持。”最近,酷派CEO劉江峰對媒體表示。
OV并沒有創(chuàng)造更新的商業(yè)模式,而是延續(xù)著步步高時期的傳統(tǒng)打法,而這種打法,實際上也是中國長久以來的生意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