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普及尚需時日”
不過伴隨AR游戲的走紅和應用,一系列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也時有發(fā)生。以“口袋妖怪GO”為例,澳大利亞某地的警察局被游戲開發(fā)者設置為“道館”,一波又一波的玩家爭先恐后進入,警方不得不勸解玩家“不要沒事往警察局跑”。荷蘭玩家由于癡迷游戲闖入了一家醫(yī)院的禁區(qū),被院方呼吁“不要在此‘捉精靈’,病人需要安靜和休息”。美國大屠殺紀念館要求游戲開發(fā)者將紀念館從“道館”中刪掉,認為玩家在這一場所“捉精靈”“極不合適”。
而這類游戲在帶來各種新奇新聞的同時,也隨之帶來了一些“附帶傷害”——對玩家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的威脅:一些玩家在走路甚至開車時看手機、玩游戲,摔傷屢見報端,甚至有玩家一頭栽下大橋,釀成命案;游戲采用GPS定位,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甚至招致?lián)尳?,以至于警方不得不發(fā)布相關信息,提醒玩家注意其中潛在的風險。
但于業(yè)內(nèi)人士而言,他們更關注的則是技術本身——AR技術目前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和缺陷,道阻且長。
從當前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來看,更多的公司選擇以VR為切入口進行研發(fā),相比之下,AR領域卻稍顯平淡。盡管AR技術在20多年前就已提出,但目前它的運用的范圍卻極為狹窄。在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匡文波看來,AR之所以“高冷”的一個重要原因即在于其價格居高不下,導致無法進入消費級市場,如何在兼顧利潤的基礎上適度降低價格,還需考慮。
缺乏通用的操作系統(tǒng)和技術標準,相機傳感器在弱光條件下表現(xiàn)糟糕,運行AR應用會讓手機電池迅速耗干,網(wǎng)絡延遲可能會導致用戶體驗的欠佳,高流量背后消費成本增加,顯示屏大小尺寸的制約……所有的這些因素,都阻礙了AR技術“心愿清單”的實現(xiàn)。
“AR真正普及尚需時日,也有一系列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但新的技術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就如微信誕生之日僅僅是一個即時通信工具,但如今卻已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聯(lián)系起來。對于AR的發(fā)展,我們拭目以待。”匡文波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