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一:超級高鐵會否是另一個“巴鐵”?
還記得曾紅極一時卻最終淪為騙局的“巴鐵”嗎?

新華社報道截圖
高新技術、高投入、試驗性……也許是外在客觀上的相似性,超級高鐵甫一在中國亮相,質疑聲就來了。
互聯(lián)網上,網友們問得最多的一句就是:這會是另一個“巴鐵”嗎?

本著科學的精神,小銳首先了解了一下:什么是超級高鐵。
字面意思是“超回路(hyperloop)”的超級高鐵,其技術原理是利用磁懸浮技術讓運輸艙懸浮于被抽成真空的管道中,從而以很少的能量驅動運輸艙高速前進。
事實上,“真空管道”運輸概念早在1934年便已被提出。但直到2013年,硅谷“鋼鐵俠”馬斯克公布超級高鐵設計方案,這一技術才邁出從概念走向現實的第一步。
按照馬斯克的設想,超級高鐵的運行時速能達到1120公里/小時,可與部分民航客機的最高速度相媲美。

圖為馬斯克在介紹超級高鐵
這一想法提出后,多家研究機構、初創(chuàng)企業(yè)和風投立即跟上,而上文中要和銅仁合作共建超級高鐵的HTT就是率先試水大軍中的一員。
該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這家總部位于洛杉磯的公司創(chuàng)辦于2013年,“擁有800多名工程、創(chuàng)意和科研人員,跨越52個不同領域,包括40多個商業(yè)與大學合作伙伴”。
據小銳了解,該公司在業(yè)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不過兩年前曾有業(yè)內人士告訴小銳,這家公司看起來并不像是一家嚴謹的公司,而更像是“一個組織松散的社區(qū)”。
那么,回過頭來說最關鍵的問題——超級高鐵會不會是另一個“巴鐵”?
小銳了解到,過去5年里,相關試驗在美國進行得風風火火: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2015年建立了長1英里的測試軌道;麻省理工學院科研人員在2016年公布了第一個軌道艙原型,并于2017年初展示了首次低壓運行……

圖為超級高鐵管道
不過,雖然試驗一直在繼續(xù),但至今尚未出現商業(yè)級別的產品。包括自稱于2015年完成技術可行性研究的HTT也承認,若要實現超級高鐵的商業(yè)運營,至少還需10年時間。
這也難怪人們會對超級高鐵的可行性和商用化前景產生質疑,即便是在對前沿科技持相對包容態(tài)度的美國。
美國NBC網站6月29日援引一名曾供職于HTT的技術專家的話說,目前超級高鐵還存在許多難以克服的技術障礙,而且一些正在論證的技術“目前看不出有任何實現的可能性”。
“從華盛頓到迪拜,雖然有多項試驗正在進行,但人們還看不到第一條超級高鐵何時才能運行。”報道說。

NBC報道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