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發(fā) 王海濱 攝
那么,所謂的移動支付“下半場”會是什么樣的呢?
付一夫分析,進入移動支付的下半場之爭,各大巨頭的業(yè)務重心與競爭場景也會有所轉移,具體將涉及以下幾方面:
第一,“金融生態(tài)”之爭。所謂“金融生態(tài)”,本質上就是“支付帶來的疊加價值”,包括信用、理財、保險、信貸、營銷等多種服務,在提供消費者便利的同時,引導商家更多地接入和使用。
第二,海外擴張之爭。在國內移動支付競爭升級的背景下,海外市場將會成為各大巨頭競相爭奪的下一塊肥肉。目前,除最初的東南亞市場外,移動支付的新戰(zhàn)場不斷擴圍,并且已取得顯著成效,美國、歐洲、非洲均出現(xiàn)中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身影。不過,就目前來看,國內支付平臺的海外擴張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第三,支付安全之爭。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數據化帶來了便利,但是數據化帶來的安全問題也正在逐漸凸顯,如何滿足安全剛需將很可能成為下一個百億、甚至千億級市場。因此在移動支付的下半場,安全也將成為主戰(zhàn)場之一。
他還表示,移動支付的本質依然是支付,既然是支付,就與消費和零售密不可分。而今,在國內消費升級的大環(huán)境下,以及新零售的強勢來襲,移動支付也會隨之在未來有新的變化。比如蘇寧集團現(xiàn)已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地開設了無人店,其中當以“刷臉支付”黑科技為代表的新模式正式來到我們身邊時,移動支付的下一輪革新或許也就為期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