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地產行業(yè)調控效果不斷疊加,樓市開始越發(fā)平穩(wěn),但是依舊有開發(fā)商在開盤時涉嫌違規(guī)。
日前,中駿置業(yè)(01966.HK,下稱“中駿”)旗下位于上海的“中駿鉑景灣”就陷入了輿論旋渦。
第一財經記者從網上房地產看到,該項目于7月11日處于開盤狀態(tài),但是在開盤當天銷售卻告知購房者“沒有開盤”。“銷售一直不讓我們進去,說這個項目沒有開盤。我們看著有人背著包進進出出,后來我們就在網上看到有網簽的信息。”一位在現場的購房者告訴記者。
隨后,關于該項目收取“茶水費”的消息開始在地產圈不斷發(fā)酵。所謂“茶水費”,一般指開發(fā)商銷售人員和中介相互合作,通過賣房號的方式變相收取購房者好處費,并讓購房者獲得買房權利。
由于很多樓盤銷售都會出現認籌數量大于推出樓盤數量,因此這個不對等的供求關系情況下就滋生了“茶水費”的情況,這種情況如今在樓市屢見不鮮,并未得到根治。
有現場購房者表示,很多人都通過中介花費幾十萬購置“房號”,并在7月11日當天直接買到了價格較低的房源。而沒有“房號”的購房者在苦等一天過后,并沒有買到房子。
對此,中駿方面在一份聲明里寫到,不會收取購房款以外任何費用,其未和任何第三方公司或個人合作。但是,中駿依舊沒有解釋為何在7月11日開盤當天攔住購房者說沒有開盤的情況。
7月12日晚,中駿鉑景灣突然開始對外銷售,但是只有全款和部分七成首付客戶接到通知,大部分意向客戶并未接到通知。隨后,現場銷售開始按順序放人進現場。
“很多客戶提交材料過后都不知道開盤的消息,他們也符合購買條件,開發(fā)商并未執(zhí)行公開搖號。”一位在現場購房者告訴記者。

根據上海今年5月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監(jiān)管規(guī)范商品住房預銷售行為的通知》,明確要求新開盤商品住房采取由公證機構主持的搖號方式公開銷售;嚴格落實購房實名制;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價外價。對于取得預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及其委托的代理銷售企業(yè)應當在10日內公開全部準售房源及每套房屋價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對外銷售。其中,客戶積累大于可供房源的項目,應當采取由公證機構主持的搖號等方式公開銷售商品住房,搖號排序,按序購房,搖號排序名單現場公示。”
對此,中駿方面并沒有對記者采訪進行回應,表示一切以此前的聲明為準。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去年保利地產在該板塊以4.3萬/平方米的樓面價格拿地以后,該板塊項目均處于封盤狀態(tài)。其中,曾有銷售的“世茂云圖”直接進行封盤,開始拒絕銷售。也有業(yè)內消息指出,開發(fā)商均準備現房銷售,這樣就可以避開預售證的問題。
中駿此次銷售的價格低于預期,開始低價跑量,也是開發(fā)商意識到市場不好的一種標志。易居智庫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認為,目前市場都出現了量價齊跌,政策調控開始抑制了投資需求。雖然有部分樓盤依舊存在“茶水費”現象,但是市場依舊從熱開始轉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