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當時應該懷疑的,看到他們那么高的利潤就信了,還是太貪心。”擁有金融碩士學位的海歸王先生萬萬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在熟悉的領域一步步落入騙子的圈套。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獲悉,香港恒豐環(huán)球集團是一家打著被摩根士丹利收購的旗號、從事黃金外匯代理操盤保本業(yè)務的平臺,今年4月7日,在投資者QQ群中宣稱因一次黃金重倉交易市場異常波動,導致所有賬戶爆倉變?yōu)樨撝?,雖然該集團信誓旦旦稱會賠償本金,卻突然在4月8日連夜宣告破產并將所有投資者踢出群組,人間蒸發(fā)。至此投資者才意識到,這并非一次簡單的投資失敗,可能是一場長達1年、精心策劃的騙局。
“爆倉”當天,香港恒豐環(huán)球集團在投資者QQ群發(fā)布的公告顯示,此次受損賬戶多達2萬個,按每個賬戶至少5000美元的投資門檻,總金額高達1億美元(約合6.5億元人民幣),雖然目前賬戶數(shù)量真實性無從考證,但僅從本報記者取得聯(lián)系的幾十位投資者來看,人均投資額已超過20萬元人民幣。
與全民炒股相比,目前黃金外匯投資仍屬小眾,此次受騙投資者中不乏從事金融相關行業(yè)、擁有黃金外匯實戰(zhàn)經驗的專業(yè)人士。是怎樣一家公司能夠獲得如此多投資者的信任?“黑平臺”常用伎倆有哪些?我國外匯交易仍屬灰色地帶,投資者該如何自保與尋求法律保護?
布局一年 一夜消失
回國后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王先生,兩年前開始接觸外匯交易,他向本報記者講述了整個受騙過程。
2015年4月,王先生經人介紹得知有一個香港公司在做黃金外匯保本理財投資,并被拉入了“恒豐環(huán)球精準分析策略”QQ群。
入群后,每天會有集團“首席分析師”進行“喊單”,如“做空歐美,目前1.0570左右,止損1.0577,止盈1.0530”等,其他投資者據(jù)此進行實盤跟單。
“首席分析師”在群里不斷強調:“只要嚴格按照群指令設置止損止盈,并嚴格執(zhí)行每個指令,保證每周利潤不會低于5%,月利潤穩(wěn)定在20%~30%。”
按照群里指示操作幾日后,王先生發(fā)現(xiàn)“首席分析師”十分專業(yè),對于市場判斷頗為準確,而且整體投資風格較為謹慎,禁止投資者擅自“加倉重倉”,這一點令王先生更加放心。
在香港恒豐環(huán)球集團向投資者的描述中,幾位“首席分析師”大有來頭。
據(jù)香港恒豐環(huán)球集團官網(wǎng)(www.huqn.com,目前已經無法訪問)介紹,該集團成立于 2012年5月2日,是一家致力于為財富投資者提供專業(yè)化、綜合性理財服務的財富管理集團。該集團專業(yè)從事商品期貨、金融衍生品投資理財業(yè)務,主營外匯、 黃金、信托、債券、股票、基金、期貨等金融理財項目。集團聘任曾在華爾街高盛、摩根士丹利任職12年之久的李澤宇為“首席分析師”,聘請原“瑞銀”分析師Alston Jensen為集團“聯(lián)席首席分析師”,并聘任銀行、證券、期貨、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資深從業(yè)人員組成核心專家分析團隊。
然而,其所謂的華爾街投行背景首席分析師并無從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