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三塘河,清澈的河水流淌而過。河堤上,一棟棟別致的樓房,在春天綠色枝丫的映襯下格外耀眼。
這個風景優(yōu)美的村莊,看上去靜謐無奇,但它卻是聞名全國的詐騙村——石溪村。
石溪村位于江西省余干縣江埠鄉(xiāng)。3月10日中午,法治周末記者驅(qū)車來到石溪村,因出入該村的唯一通道正在破土翻修,車子只能停了下來。在村口,一名60多歲的老伯挑著扁擔,把行李裝進了一輛車子。他注意到記者手中拿著香煙一籌莫展,竟主動熱情地迎上來幫忙點火。
記者搭訕道:“是不是送孩子出去打工?”老伯笑著點了點頭。“過完春節(jié)這么晚才出遠門啊?”老伯似乎察覺到記者是外地口音,便緘默其口,不再理會記者徑直離去。
記者走訪村內(nèi),村民的房門大都緊閉,也極少能看得到車子和年輕人的身影。
事實上,這個依靠詐騙生存的村莊早已名聲在外。隨著不久前警方的重拳打擊,該村的“詐騙業(yè)”已經(jīng)基本消失,但是該詐騙村的前世今生,一直備受關(guān)注。
50%家庭參與詐騙
“你好,本人29歲,身高1.65米,膚白靚麗,楚楚動人,因父重病無錢醫(yī)治,屈嫁香港弱智富少,無性無愛的我至今未生育,經(jīng)公婆商議后特回大陸尋找有緣健康男士助我圓母親夢。通話滿意首付50萬(元)定金,經(jīng)醫(yī)學證明有孕定當百萬酬謝。有意者請來電,本人親談,短信不回。”
這類打著傳宗接代的名義,令貪財好色男人怦然心動的文字,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正是詐騙分子實施“富婆重金求子”詐騙慣用的第一步伎倆。文字再配上一個嬌美性感的女性圖片,聲稱經(jīng)過了律師公正,大量群發(fā)于手機短信、網(wǎng)絡(luò)中,有的張貼在電線桿上,坐等自愿上勾的人。
作為全國“重金求子”詐騙的高發(fā)地,余干縣江埠鄉(xiāng)石溪村與其隔河相望的洪家嘴鄉(xiāng)團林李家村一同被列入公安機關(guān)重點打擊的對象。這源于從去年開始,全國加大了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在公安部聯(lián)合23家部委打擊電信詐騙的專項行動會議上,余干被點了名,成為專項整治行動的首批目標。
2015年11月29日凌晨5時,余干縣公安局實施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搜捕行動。上饒市公安局特警支隊調(diào)動了30名特警支援,市武警支隊也調(diào)動了50名武警共同配合,共300多名公安民警佩戴防暴槍、穿上防彈衣進入上述兩村實施搜捕。公安甚至派上無人機,用于搜捕時的空中偵查,防止突發(fā)事件,決意將兩村的“詐騙業(yè)”連根拔起。
依河堤而建的石溪村,累計人口有3000多人。出入該村只有村頭和村尾兩個行車路口,其獨特的地形,一旦有民警去抓人,很容易讓犯罪分子聞風而逃。
“我們將50%左右的家庭列為搜查的對象,每家都有個別人從事相應(yīng)的詐騙活動。”余干縣公安局辦公室主任謝鑫鑫介紹說,考慮到這些詐騙分子可能會利用宗族勢力結(jié)成同盟,民警擔心他們暴力抗法,還專門成立了放哨、搜捕搜查小分隊。
據(jù)介紹,此次搜捕行動非常順利。余干縣公安局共抓獲了23名犯罪嫌疑人,破獲“重金求子”詐騙案41起,收繳了用于“重金求子”詐騙活動的電腦200余臺、手機170余部、手機卡2000余張、銀行卡300余張、信號發(fā)射器20余套,并將66名嫌疑人列入網(wǎng)上追逃。民警在搜捕中還收繳了自制鋼叉、梭標數(shù)百支和部分弩、防彈背心、防彈頭盔、土銃。
一日之間,兩村的“詐騙業(yè)”煙消殆盡。
隨著案件的不斷偵破,“重金求子”詐騙村的真相逐步暴露在世人面前。原來,這些只能在電話那一頭聽見甜美聲音、始終不露面容的神秘“富婆”,她們并非艷美少婦,大都只是“農(nóng)婦”扮演。而她們的詐騙能屢屢得逞,系其身后有一套成熟的詐騙技術(shù)和一條完善的灰色產(chǎn)業(yè)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