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蓮塘 宋江陣成對外交流紐帶
閩南紅磚厝屋脊高翹,窗梭鐫花刻鳥……徜徉在這樣一個廣場上,人們不僅能體驗博大精深的閩南文化,還能時刻為“宋江陣”的氣勢所震撼。總用地面積22.7畝,總投資約1000萬元的蓮塘民俗(宋江陣)文化廣場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作為國內(nèi)首個以“宋江陣”命名的文化廣場,蓮塘民俗(宋江陣)文化廣場包含演武場、博物館、觀景臺三部分。博物館展覽廳使用面積約4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50人進行參觀。演武場約380平方米,可同時滿足各種大中型活動的使用需求。設置于左右兩側(cè)的風雨連廊更是將觀眾與舞臺連接起來,使建筑、空間、民俗文化互為交融。政府補助,企業(yè)出資,產(chǎn)權歸村委會——集各方力量,共同締造美麗廈門,在蓮塘民俗(宋江陣)文化廣場的建設模式上,有了生動的詮釋。
今天說起我市著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宋江陣”,很多人都會想到蓮塘村。事實上,抓住文化這條紐帶,讓蓮塘更快地邁向外面的世界,正是翔安區(qū)打造“美麗蓮塘”的一條重要思路。目前,蓮塘村已形成宋江陣“一村一品”的文化特色,依托蓮塘小學、蓮塘村分別組建的少年和成年宋江陣也已在數(shù)次國際武術大賽、海西武術大賽中嶄露頭角。值得關注的是,蓮塘宋江陣還是60多年來第一支赴臺灣表演的大陸宋江陣團隊,眾多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在認識宋江陣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也記住了一個響亮的名字——蓮塘。
打造和美蓮塘 村民幸福指數(shù)大大攀升
如今步入美麗的蓮塘村,人們常常可以聽見歡樂的鼓聲,隨處可以看見甜美的笑容。有人說,衡量一個地方的農(nóng)民朋友幸福不幸福,“錢袋子”最有說服力。
12000多元的村民人均年收入,足以描繪出蓮塘村民心里的幸福感。蓮塘以村帶企,以企促村,共同推動村莊和企業(yè)發(fā)展,此舉,既解決了企業(yè)的用工難題,又讓村民有了穩(wěn)定的工資性收入。此外,單單這個村,就擁有13家禽畜專業(yè)合作社或果蔬專業(yè)合作社,100多戶農(nóng)民從這里走向他們的幸福新生活。
當然,蓮塘村民的幸福,并不僅僅體現(xiàn)在他們的“腰包”上。村里的“老人之家”,被很多老年人視為自己的生活港灣。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在這個共同大家庭里的食堂內(nèi),村里70多名年滿70周歲的老年人都可免費用餐。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強大推手,把蓮塘村又一次推向了跨向新時代的嶄新起點。今天,蓮塘的那一波清澈的池水,倒映出翔安美麗鄉(xiāng)村的邁進步伐,映射出“美麗廈門”的恢弘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