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guān)于村上春樹和他的插畫師安西水丸日常打鬧的故事。

村上一共有四位經(jīng)常合作的插畫師,佐佐木真希、大橋步、和田誠和安西水丸。他對前三位插畫師,通通是客氣而敬重的。
比如,村上曾經(jīng)這樣評價佐佐木真希:
“每次聽到佐佐木MAKI這個名字,我都條件反射地想起那張大大的黃黃的甲殼蟲演出廣告畫。記得是上大學不久的時候,我喜歡佐佐木設計的這張廣告畫喜歡得如醉如癡,于是把它從子夜街頭悄悄揭下來——其實是偷——帶回。整個大學時代這張畫都貼在我宿舍小房間的墻上……”
(引自《羊男的圣誕節(jié)》,上海譯文出版社)
然而,對這位叫做安西水丸的插畫師,村上卻偏偏動輒就調(diào)侃吐槽。

▲安西水丸
這里是一段村上對安西水丸的評價:
“安西水丸的畫和小學生的畫倘若擺在一起的話,大概很難分得出來。”
一邊這樣評價安西,一邊不斷地找安西為自己的新作進行插畫的,就是這樣心口不一的村上了。

安西本人,是位熱衷飲酒覓食的老饕。平常最喜歡飲酒游歷:

▲總有鮮魚在此待客
——摘自文景日系新書
安西水丸《水丸的慢悠漫游》

▲從牛窗南歐風的民宿眺望海景
——摘自文景日系新書
安西水丸《水丸的慢悠漫游》
也對日本各地各色酒肆的媽媽桑如數(shù)家珍:

▲媽媽桑、領(lǐng)班、陪酒小姐
——摘自文景日系新書
安西水丸《水丸的慢悠漫游》
安西任性起來,確實也不辜負村上這段“畫作像小學生”的評價,他筆下的村上永遠是微微皺眉的呆滯青年臉。
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

其實看久了,倒會發(fā)現(xiàn)安西的畫作里似乎隱隱藏著一絲對村上的寵溺?_(:зゝ∠)_
安西逗弄村上的另外一個事跡是:有一年,村上邀請安西為自己新房子的和式拉門畫圖,安西行云流水般畫完了富士山和魚后就離開了。之后,每當有客人到村上家,看到這兩幅紙門畫便會問:“哦,真稀奇呦,這是布丁和小魚干的紙門畫嗎?”
村上吃了虧,當然也不會示弱,抓到機會就在自己的書中還擊安西。他講過一個故事來調(diào)侃安西水丸的創(chuàng)作過程:
“年底同水丸君邊談工作邊吃飯,求他畫張賀卡,隨即從衣袋里掏出兩張明信片和一支自來水筆遞過去。水丸口稱‘好的好的’把明信片和筆放在一邊,兀自小口啜酒,戳鵝肝,往嘴里放河豚,天南海北聊個沒完。”
“水丸忽然置盅于案取筆在手,已是三十分鐘后的事了。結(jié)果,他畫兩張畫不過花了十五秒。”
“這三十分鐘對于安西水丸究竟意味著什么呢?作為可能性可以歸納出三點:吃鵝肝的時間里始終在構(gòu)思;突然有人求到頭上,羞赧了三十分鐘;若畫得太快人家未必領(lǐng)情,所以無非裝模作樣罷了。”
(摘自《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來》上海譯文出版社)
親密無間的友誼就體現(xiàn)在這樣你來我往的相互揭穿中。

▲安西水丸畫的自己(左)與村上春樹(右)
你們在村上小說中會讀到很多家伙姓“渡邊”,“渡邊”就是村上問安西水丸借用的本姓了(安西水丸本名“渡邊升”)。
大概對于村上來說,他對男性好友說不出甜膩柔軟的肉麻話,對安西這樣的吐槽和“借用”,已經(jīng)是他表達“我和你情投意合”的最露骨方式了。
但在兩年前的三月,安西水丸在鐮倉急發(fā)腦溢血突然離世。村上的新作再也不會有安西水丸的插畫了。不知道這時候村上再看自己對安西偶爾溫情的描述,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
村上春樹在隨筆集《朗格漢島的午后》(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前言中這樣寫道:
“原則上我寫東西時不喝酒,但這次想到有水丸君配畫就做不到了,不知不覺走去廚房,不知不覺往威士忌里兌水,邊喝邊寫。說得極端些,我的文章一旦由安西水丸君配畫,就全部沁入了‘水丸性’。
“那么,究竟何為水丸性呢?
“請您想象一下在舒心愜意的常去的酒吧臺上給朋友寫信的情景好了,那就是對于我的‘安西水丸性’。推門進去,往吧臺前一坐,用眼神向服務員示意,上來辣得恰到好處的酒,老歌低回。如此時間里忽然想給朋友寫信,就用圓珠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你還好么……’正是這么一種感覺。
“說實話,這里收錄的文章,我的確是像給誰寫信那樣寫出來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什么就‘刷刷’寫下什么,寫罷直接裝進信封寄給水丸君,請他插圖。得到水丸君插圖的我的文章是相當幸運的文章,因為文章完全不需要讓人佩服——他們生下來就穿上‘水丸性’衣裳,洋洋自得地棲息在畫的旁邊。”
安西水丸作品
《水丸的慢悠漫游》
[日]安西水丸 著
蕭志強 譯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2
43篇游記和76幅親筆插畫,在安西水丸的帶領(lǐng)下,體驗日本風土人情,吃遍大小館子。讓村上春樹念念不忘的水丸性,就在這本書里。

就我而言,即使料理再好吃,如果酒不醇、不搭配,還是食不下咽。講得更極端,料理普通沒關(guān)系,但不能沒有當?shù)厣系群镁啤?/p>
媽媽??雌饋肀纫话憔瓢蓩寢屔D贻p。面對我們的不遜,她沒有生氣仍微笑以對。那感覺就像入口即化的糖果,甜到心坎里去了。
但話說回來,河豚到底哪里好吃?河豚最普遍的吃法是生魚片,切得很薄,搭配辣蘿卜泥蘸放進切細青蔥的橙醋。河豚本身其實味道不強烈(當然,味道還是有的),因此吃進嘴里感覺都是橙醋的味道。也許把橡皮擦切成薄片蘸橙醋吃,味道也差不多。這當然有點夸張,但至少點明一個事實:那就是吃河豚生魚片不能少橙醋與辣蘿卜泥。至于“河豚鮮”的辣蘿卜泥不知道為何緣故,感覺特別好吃。連配料都如此可口,可見,店主對河豚的掌握已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到“卯波”幾乎都會先點竹莢魚碎肉烤卷及和式燒賣,并從啤酒開始干杯。這兩道菜都是“卯波”招牌菜。穿著和服、個頭小小的媽媽桑雖已年過八十,仍精神奕奕地招呼內(nèi)外?;蛟S是出生與教養(yǎng)俱佳,媽媽桑的笑容有難以形容的魅力,也因此,我三不五時總往銀座跑。


《水丸的慢悠漫游》就像它的日文原標題“たびたびの旅(tabitabinotabi)”,透著一種調(diào)皮玩樂的姿態(tài)。遍嘗各國風味的老饕安西水丸,四處晃蕩游樂,穿街走巷地到處覓食,一個品美酒賞美色的大叔形象活躍紙上。

在嬉笑謔鬧中,插入水丸身邊各色人物的故事及往昔的回憶。書中既有令人忍俊不禁的搞笑情節(jié),如提到在安曇野租自行車騎,“出租腳踏車的車型與車款通常都很古老,對于喜歡騎乘休閑越野腳踏車的我而言,騎這種菜籃車簡直就要昏倒”。也有讓人靜心深思、細細品讀的段落,如講到拆除的舊帝國飯店,“拆除時我也像許多懷念這家飯店的人,跑去撿了一塊建筑材料‘大谷石’作紀念”。當友人說道自己“聊起回憶就沒完沒了”時,水丸也感嘆有點年紀之后,?;钤谕虑閼阎?。
水丸的文字就像他的畫,有著孩童般稚嫩笨拙的線條和溫暖明亮的色調(diào),他畫中的人物,笑容溫暖安靜,整幅畫卻帶著淡淡的沉靜與感傷。噱鬧與沉靜、明亮與感傷、稚嫩與深刻,貌似矛盾的兩個極致在“水丸性”中得到完美融合。
本文整理自微信公眾號“文景”與《水丸的慢悠漫游》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