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首檔聚焦“簡牘”的大型文化節(jié)目《簡牘探中華》,將在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20:00檔正式首播。
簡牘,開啟華夏文明的寫本時代。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超過30萬枚簡牘,這些珍貴的考古文物與傳世文獻的記載相互印證,幫我們不斷實證歷史,認清來路。由著名書法家尉天池先生題寫片名的《簡牘探中華》這部全新的文化力作,融合“實地探尋+實景戲劇+文化訪談”的新意表達,從簡牘的刀筆留痕處,打開歷史畫卷,探秘文脈密碼。
本周六晚的首期節(jié)目,將讓觀眾跟隨文吏“華”的視角,走進書寫于“解讀秦朝的百科全書”——里耶秦簡里的故事,探尋被秦時明月照耀過的湘西小城里耶,聆聽依然在今天這片土地上激蕩的歷史回響。

首次聚焦簡牘
守護中華文脈密碼
《簡牘探中華》是總臺以“簡牘”為細分切口破題版本文化的全新探索,它懷揣著總臺“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xù)傳承下去”的使命,集結頂尖文化資源和核心文藝力量,力求將簡牘里的歷史智慧“簡”述給大眾。

首期節(jié)目聚焦的“里耶秦簡”,是我國21世紀最為重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2002年,考古人員在湖南省湘西州龍山縣里耶鎮(zhèn)的一口古井里,挖掘出了38000多枚秦代簡牘。作為秦朝洞庭郡遷陵縣的衙門檔案,里耶秦簡紀年之完整、資料之翔實可謂罕見,它填補了秦朝史料缺佚,還原了當年的洞庭郡遷陵縣,并能推知秦代1100多個縣的行政運作和百姓生活,讓今人得以近距離走近秦代的郡縣制。薪火賡續(xù)間,里耶秦簡為延綿至今的“郡縣治,天下安”的縣域治理理念提供了歷史支撐。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春龍,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顧問、西北大學教授王子今,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將組成專家團,陪大家一起探尋“里耶秦簡”里的中華故事。同時,《簡牘探中華》主持人龍洋還會走出演播室,去往湖南省湘西州龍山縣八面山,探訪里耶秦簡博物館,陪伴觀眾在現(xiàn)實與神思中漫溯從前。

值得期待的是,《里耶秦簡》將用兩集節(jié)目的篇幅,更完整地呈現(xiàn)秦代遷陵縣15年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