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中就有一整套章太炎收藏的《尚書注疏》。這是未刊稿本,也是他教授學(xué)生時用的書,內(nèi)有大量批注,有章太炎的,也有其弟子的。
在章念馳眼中,這是這批捐贈文物中價值最高的。除了書法,他還捐贈了祖父題詩的畫、印章以及文房四寶。“它們帶著祖父的思想和體溫,回歸到這片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意義深遠。”

章太炎《尚書注疏》批注線裝刻本 童笑雨 攝
此前,章家曾向杭州捐獻過一次章太炎的物品,用于籌建現(xiàn)在西湖邊的章太炎紀念館,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章太炎故居卻面臨藏品不足的窘境,此次捐贈就是為了把故居的名片擦亮。
章念馳說,這些文物都是個人藏品,捐贈是身為章太炎后人的責(zé)任使然,不存在慷慨一說,也不是很多人夸贊的“高風(fēng)亮節(jié)”。他道出了自己的“私心”:將章太炎的故事保留下來、傳下去。
“一個文博單位的收藏以及研究水平,比它的硬件重要得多。故居是這批文物最好的歸宿。”章念馳說,作為后人,要考慮的是祖父這批遺物存在的意義,而非為了賺錢將其變現(xiàn)。他提到,當(dāng)下人們對章太炎的了解并不透徹,但只要每一個到故居參觀的人,看了這批文物后有所收獲,他就滿足了。
章念馳笑稱,如果相關(guān)部門一定要給自己發(fā)獎金,那么他希望能將此作為基金,用于對章太炎的研究和相關(guān)書籍的出版。“現(xiàn)在都在講怎么讓文物‘活’起來。我認為,只要研究繼續(xù),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章太炎,那么章太炎故居永遠不會過時,也永遠不會被替代。”(來源:中新網(wǎng) 記者 童笑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