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為了制服清政府履行條約各款,《辛丑條約》第九款規(guī)定:“中國國家應允由諸國分應主辦,會同酌定數(shù)處留兵駐守,以保京師至海通道無斷絕之處。”列強據(jù)此派兵駐守從北京、天津到山海關(guān)的鐵路沿線各要點,牢牢地遏制住中國國家安全的命脈。

漫長的駐軍,使中國淪為列強炫耀武力、“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讓舊中國的歷屆政府無從反抗列強的旨意。比如后來擔任美國總統(tǒng)的胡佛,擔任美國國務卿的馬歇爾等等,都曾帶兵駐扎中國。意大利在天津附近駐軍,至今留有不少遺跡。當年的法國兵營,則成為中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新址,隨時提醒人們中國蒙受的歷史屈辱。
這一駐兵權(quán),更給了明治維新以來一直窺伺中國的軍國主義日本絕好的機會?!缎脸髼l約》簽訂前4個月,日本政府就以“護僑”、“護路”為名,宣布成立“清國駐屯軍”,司令部設于天津海光寺,兵力部署于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島、山海關(guān)等地。該軍長駐華北,因其司令部設于天津,又被稱為“天津駐屯軍”。最初列強約定駐軍總?cè)藬?shù)為8200人,其中分配給日本的名額是400人。1912年,日本利用辛亥革命后中國政局動蕩,將“清國駐屯軍”改稱“中國駐屯軍”,并將駐屯軍數(shù)量擴大到數(shù)千人。1937年7月7日夜,制造盧溝橋事變的,正是駐豐臺的“中國駐屯軍”第1聯(lián)隊第3大隊。到那時,日本的“中國駐屯軍”駐扎北平已有36個年頭了。
臥榻之側(cè),帝國主義咆哮如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