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核雕:4厘米間刻出“鬧元宵”
記者驅(qū)車來到蘇州舟山。這兒有一個核雕村,一村子的核雕藝人。舟山核雕藝術(shù)館館長龔驊告訴記者:村上有3千多核雕從業(yè)人員,500多家銷售店鋪,全村核雕年銷售產(chǎn)值超過3個億。他引領(lǐng)記者來到核雕大師周建明的工作室。周建明在2018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非遺(光福核雕)代表性傳承人。
《核舟記》中記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活躍在中學教材里的這位“奇巧人”的核雕技藝,在周建明的核雕作品《鬧元宵》中有活靈活現(xiàn)的表現(xiàn)。
核雕《鬧元宵》,長4厘米,寬2厘米,舟上共有11個人物,放鞭炮、吹嗩吶、敲鼓的、表演的……各色人物,神態(tài)生動呼之欲出。更難得的是,他成功復原了古文《核舟記》所載其船窗可自由開閉的技藝,并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shù)最高獎——百花獎金獎!

“三分刻,七分工”,這是周建明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同時也在一刀一刀中踐行著它。每道工序,都是用一雙肉手,一刀一刀刻出來的,入木三分,刀刀見功夫,刀刀見心血。(馮秋紅 江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