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絮飛時花滿城,每年四月開始,北京城到處是柳絮滿天飛的景象,直到五月中旬才止,這些婀娜多姿的身影構(gòu)成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然而,當鋪天蓋地的楊柳飛絮撲面而來,滿城紛紛揚揚,猶如四月飛雪一般,吹進你的眼睛、鼻子、嘴巴,那些詩意的畫面蕩然無存,柳絮紛飛惹人惱。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世人惜花者甚多,惜楊花者甚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面對身姿曼妙的飛絮,古人也和我們一樣,夾雜著對它愛恨交織的情感,留下了一首首關(guān)于柳絮的唯美詩詞。

《絕句漫興九首·其五》
——(唐)杜甫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fēng)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在這首詩里,顛狂的柳絮和輕薄的桃花隨風(fēng)亂舞,被吹到江面上隨波逐流,凄美的畫面正是詩人內(nèi)心憂愁的映照。看似無情卻有情,詩人在另外一首《白絲行》對柳絮卻又是另一番描繪,“落絮游絲亦有情,隨風(fēng)照日宜輕舉”,稱贊飛揚的柳絮和飄蕩的柳枝有情有意。為什么同一樣事物,在同一個詩人筆下,出現(xiàn)截然不同的形象。只能說,這個世界善變的不只是女人,還有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