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話名著《西游記》在國內(nèi)外有廣泛影響,尤其是電視連續(xù)劇播出后更是家喻戶曉。學術(shù)界對《西游記》的素材來源一直存在較大爭論,現(xiàn)在都認為故事發(fā)生在中國的甘肅、新疆以及阿富汗、印度等地。實際上,稍加留意就知道,《西游記》里那些場景不可能出現(xiàn)在西北地區(qū),而主要是南方的地理生態(tài)氣候元素,在幾百年時間區(qū)間內(nèi)地理環(huán)境變化不大。經(jīng)過多年考證,我們認為《西游記》的素材原型集中在以四川漢源為核心的中國南方。
《西游記》中的生物主要在南方。比如大象、猴子、獅子、老虎、豬、犀牛等,這些東西幾乎都在中國南方。南方具有生物多樣性,物種豐富,氣候多變。古代巴蜀就有象、虎、獅、犀牛等,而《山海經(jīng)》中的許多故事發(fā)生在古蜀。
1 女兒國或在雅安漢源周邊
《西游記》女兒國在四川漢源周邊。自古以來,四川雅安有“雅女”、涼山美姑有彝族美女、甘孜丹巴有康巴美女(東女國)、涼山瀘沽湖有摩梭女兒國。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雅安有“三絕”:雅雨、雅魚、雅女,一切因“雅雨”而生。相傳雅安自古“天漏”,女媧在此補天,力竭而亡。清代才子杜紫石曾寫下《雅州賦》:“夫雅州者,……,二八俏麗兮,而謂之雅女”。相傳雅安的女子是女媧后裔,女媧面容俊秀,體態(tài)婀娜豐韻,心地淳樸善良,因此雅女天生麗質(zhì),頗具靈氣,猶如玉璞,雖未雕琢而自然輝生。曾有人這樣評價雅女:雅女不同于都市女子,沒有那種唯我獨尊的高傲;也不同于鄉(xiāng)城妹子,沒有那種“把柔情和囂張寫在臉上”的火辣。《西游記》的女兒國或在雅安漢源周邊。
2 唐三藏志游天竺曾過益州
《西游記》主角唐僧在成都大慈寺學佛5年。歷史上的四川是許多統(tǒng)治者的避難之地。唐僧生于今河南洛陽,俗名“陳祎”,法號“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后世俗稱“唐僧”。他13歲跟隨哥哥長捷法師在洛陽凈土寺出家,許下宏愿“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唐武德元年(618年)玄奘和哥哥一起經(jīng)子午谷、劍閣跋涉至成都城西的空慧寺、城東的大慈寺學習佛經(jīng)。21歲時,玄奘在大慈寺之東律院(多寶寺)受具足戒,成為正式的僧人。據(jù)慧、彥二師《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述,玄奘與兄長捷法師來到成都后,“法師兄因住成都空慧寺”。唐·道宣《續(xù)高僧傳·玄奘傳》亦云:“晚與二兄俱住益南空慧寺。”著名史學家陳寅恪于1930年發(fā)表論文《敦煌本唐梵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跋》說唐三藏志游天竺(印度),經(jīng)過益州(成都),宿空慧寺。因此,玄奘在成都空慧寺(后更名圣壽寺、石犀寺)獲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因寺中有石犀,又稱石犀寺、石牛寺。據(jù)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祁和暉撰《唐僧玄奘成都五年修習研究》考證認為,唐宋時期空慧寺(后重建更名圣壽寺),規(guī)模宏麗,位于今成都市東西勝街及將軍衙門等處,亦即現(xiàn)在的成都市城市管理局所在地(成都市金河路57號)與成都市金河賓館(成都市金河路18號)的所在地,即當年的唐玄奘就是在這里卓錫(謂僧人居留為“卓錫”),成都五年修習佛法。在這五年間,唐玄奘應該云游了青城山、雅安漢源、樂山峨眉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