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3月2日電(記者 上官云)張、王、趙、劉……這些姓氏聽起來再普通不過,但卻可能包含許多人不知道的歷史淵源。
近來,一場正在舉辦的“問祖尋根——姓氏文化主題展”成為熱點。記者實地探訪本次展覽,經(jīng)采訪得知,中國的“姓氏”來源頗多。有的以“圖騰”為姓、有的以“官職”為姓,期間還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不少姓氏頗為有趣。

展廳內(nèi)一角。上官云 攝
既有故事又有珍貴文物的展覽
這場“姓氏文化主題展”位于國家典籍博物館的第三展廳。從入口進去右拐,經(jīng)過一段不長不短的過道,寬敞的展廳便呈現(xiàn)在眼前了。
進入展廳,如果從左手邊開始觀展,首先能看到的便是對姓氏來源的講解。整場展覽正是以中華姓氏源流為主題線索,涵蓋“姓氏來源”“改易姓氏”“稀見姓氏”“姓氏趣談”四個單元,展示了不同姓氏蘊含的傳奇典故。
與其他同類型展覽不太一樣的是,本次展覽與文字、圖片相配合展出的還有精選的百余種兩百余件珍貴文物,一起印證中華姓氏的緣起和演變。
比如,有包括侯氏孟姬銅簋、衛(wèi)伯須銅鼎、曾大工尹季怠戈、盅鼎等54件青銅器,刻有姓氏文字的甲骨45件,以及珍貴族徽拓片32件等。
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本次展覽還從國家圖書館藏萬余種姓氏、家譜文化典籍中選取《世本》《元和姓纂》等46種53冊精品。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相互驗證詮釋,既擴大了典籍的觀賞外延,又提升了器物的文化內(nèi)涵。
  
展廳內(nèi)的一些展品。上官云 攝
這名工作人員透露,這場展覽將在4月上旬正式結(jié)束,自從開幕以來,一直比較受關(guān)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