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康熙皇帝御賜匾額“學達性天”
“國家興,書院興。書院發(fā)展與國運昌盛緊密相連,沒有國家對文化的重視,書院不可能繁榮。”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肖永明說道,“在沒有修復管理之前,岳麓書院內很多處古跡變成斷壁殘垣,書院最核心的教學區(qū)講堂變成了居民區(qū),朱熹手書’忠孝節(jié)義’四個大字前堆放著蜂窩煤,到處狼藉。”
1979年,湖南省政府委托湖南大學對岳麓書院進行修復管理。1984年成立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文化研究所。1990年獲得學位授予權,岳麓書院弦歌復起。從2010年到2017年,岳麓書院共有9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7年,岳麓書院新增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書院教師出版學術專著、古籍整理、編著共計17種超過300萬字;舉辦104場各類學術講座,聽眾達290萬人次。岳麓書院為中國書院在新時代的復興建設提供了范本。
近年來,隨著傳統(tǒng)文化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社會上開始出現不少國學培訓機構,良莠不齊。例如一些灌輸“男尊女卑”等觀念的“女德班”的出現,讓人們感嘆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需要去偽存真。
“在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打著傳統(tǒng)文化‘名號’、但實際上偏離了先賢本意的培訓機構。這既損害了國學傳統(tǒng)文化,也毒害了人的心靈。我們能做的,就是以更大、更多、更突出的聲音,來宣傳優(yōu)秀文化,傳播正能量。”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國學研究院院長朱漢民說。
“目前社會經濟條件發(fā)達,但在某些領域出現’精神滑坡’的現象。面對這一問題,書院要做的是激活讀書人的家國情懷,為國家所想,為社會所謀,傳道以濟世民也。”岳麓書院教授、中國書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書院學會副會長鄧洪波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