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amLab無界上海”展覽現(xiàn)場。制圖:李潔
5月28日,疫情以來國內首個海外引進藝術大展——亞歷克斯·卡茨國內首個美術館級大展登陸復星藝術中心。兩天后,芬蘭藝術家組合湯米·格倫德和佩特里·尼蘇南國內首個個展“隨物生心”降臨上海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當藝術愛好者欣喜地找回了滬上藝術特展常態(tài)的“視野”與“節(jié)奏”,更多美學體驗與創(chuàng)意消費也“潤物細無聲”地回歸了這座摩登城市的日常。
時下火熱舉辦的上海“五五購物節(jié)·品質生活直播周”中,“亞歷克斯·卡茨展”、“teamLab無界上海”展、“三體”時空沉浸展、“時間的形態(tài)”蓬皮杜中心典藏展等滬上頗具代表性的特展集體亮相。連日來的場景式體驗互動直播,將這些展覽承載的文化藝術之美以及創(chuàng)想之無限可能,推送給更多對品質生活有追求的用戶——在西岸咖啡館里“眺望”泰晤士河,在互動裝置展里觸摸“未來”——藝術展打開的是更多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引領著文化創(chuàng)意對于消費的升級,浸潤著美學對于城市的滋養(yǎng)。
直播探展,帶的不是貨,而是與美學接軌的品質生活方式
“這個展覽改變了我對藝術展的傳統(tǒng)看法,感覺自己脫離現(xiàn)實世界,擺脫周遭煩擾,全身心浸入其中……”上周六傍晚,位于黃浦濱江的“teamLab無界上海”展開啟了在“品質生活直播周”中的首場直播,2000多位網(wǎng)友跟隨小紅書人氣主播Yolanda秋琦徜徉在這個炫酷的展覽,時而感受著史上最大呼應燈森林的明滅呼吸,時而沉浸在全球首發(fā)發(fā)光小宇宙群的瞬息變幻中。一小時的直播,穩(wěn)居小時榜前十,即使沒有吆喝“買買買”,無數(shù)網(wǎng)友卻已被欣然“種草”,評論區(qū)里齊刷刷地贊嘆“視覺震撼”“想去現(xiàn)場”。
事實上,疫情發(fā)生以來,滬上不少展覽就試水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孵化潛在消費群體。“直播探展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方式,成為以往以圖片、視頻為主傳播的強力補充。很多觀眾通過直播了解我們,進而引發(fā)線下觀展的興趣并最終絡繹不絕前來‘拔草’。”teamLab無界上海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三體”時空沉浸展的主辦方上海尊安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史飛看來,線上直播不僅給線下消費帶來機遇,也為文創(chuàng)特展的導賞提供了全新的體驗模式。
“我們正在以直播探索‘展覽+’模式的種種可能,由此拓寬內容體驗設計。此前我們已嘗試‘展覽+瑜伽’‘展覽+弗拉明戈舞蹈’等直播內容,接下來還將探索‘展覽+品酒+主題演講’‘展覽+親子’等。”
直播探展,帶的不是貨,而是與美學接軌的品質生活方式。它固然包括與藝術作品面對面的近距離接觸,同時亦與置身藝術空間的休閑體驗密不可分。像是走進正于西岸美術館舉辦的“時間的形態(tài)”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不僅能夠欣賞到蓬皮杜帶到中國的豐富的大師名作,以及作品承載的現(xiàn)當代藝術生發(fā)的邏輯,踱步或小憩于美術館這一有溫度的 “第三空間”,本身也是美的享受——從西岸美術館咖啡廳的落地窗向外望去,不少人恍然有了在黃浦江畔“眺望”倫敦泰晤士河或是巴黎塞納河的“時空移位”。而在直播鏡頭中,這樣的美學場景都將被一一捕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