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在河北行唐故郡遺址考古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對二號車馬坑的3號車進行清理。
河北行唐故郡遺址位于石家莊市行唐縣故郡村。從2015年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石家莊及行唐縣文物部門持續(xù)對遺址進行考古工作,目前累計發(fā)掘14000多平方米。
故郡遺址是鮮虞—中山國早期文化的代表性遺存之一,是東周時期北方戎狄等族群華夏化進程的重要歷史見證。
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 攝

3月16日,在河北行唐故郡遺址考古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對二號車馬坑的3號車進行清理。
河北行唐故郡遺址位于石家莊市行唐縣故郡村。從2015年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石家莊及行唐縣文物部門持續(xù)對遺址進行考古工作,目前累計發(fā)掘14000多平方米。
故郡遺址是鮮虞—中山國早期文化的代表性遺存之一,是東周時期北方戎狄等族群華夏化進程的重要歷史見證。
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 攝
△起吊彈藥箱 記者近日從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獲悉,為探明威海灣甲午沉艦現況,2022年8—10月下旬,山東省水下考古中心聯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威海地方文博機構開展了“靖遠”艦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 △水下隊員抽沙發(fā)掘 2022年度完成抽沙發(fā)掘面積400平方米,發(fā)掘確定了沉艦鍋爐艙、艏彈藥艙、艉彈藥艙的位置,基本摸清了沉艦殘骸的整體情況。 △“靖遠”...
300多萬平方米的古城因山勢而建,南北相連、獨具匠心;3條水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可防洪蓄水、灌溉農田。記者22日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湖北天門石家河古城遺址考古發(fā)掘取得最新成果,新發(fā)現的大型城址及城內水利系統(tǒng),將進一步深化對石家河古城以及長江文明的認識。 上世紀90年代初,考古界前輩嚴文明、趙輝、張弛等在石家河開展系統(tǒng)考古發(fā)掘,隨后公布該...
2月1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尚義四臺遺址等5項考古的重要成果。無論是北方新型史前文化的發(fā)現,還是邊疆地區(qū)祭祀制度、手工業(yè)技術發(fā)展,抑或少數民族政權的都城建筑營造,考古再次讓人們看到了自古以來中華大地各區(qū)域文化的交流與互動,也再次證明了中華文明兼收并蓄、綿延不斷、多元一體的特質。 河北尚義四臺遺...
考古工作者在陜西櫟陽城遺址的三號古城進行考古發(fā)掘時,在一座大型宮殿建筑遺址發(fā)現一處距今約2400年的高等級廁所遺跡,其由臺基上的室內廁位和房外排污坑兩部分組成,受晚期遺存破壞,廁位上部結構不存。這是中國歷代宮城考古中發(fā)現的唯一一例廁類遺存,也是我國考古發(fā)現的第一個“沖水式”廁所。(記者:楊一苗) 來源:新華社微博
11月4日拍攝的“田字房”出土的部分文物。 近日,經過連續(xù)三年的發(fā)掘,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fā)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脊湃藛T已全部揭露出主體建筑“田字房”的建筑基址,并發(fā)掘出新的稻田遺跡。 目前取得的考古成果厘清了“田字房”的形制和工程做法,發(fā)掘出建筑臺基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