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青銅之冠”秦陵彩繪銅車馬二號車啟程運往新落成的銅車馬博物館,其“新車位”距離銅車馬的出土地只有約240米。
秦陵銅車馬自1980年出土以來就舉世矚目,被譽為“青銅之冠”的秦陵銅車馬,以其巨大的青銅造型創(chuàng)造了古代冶金鑄造史的奇跡,不僅再現(xiàn)了秦始皇鑾駕的風采,而且展示了古代車馬的系駕關(guān)系和古人巧奪天工的工藝技巧,其歷史價值、科技價值、藝術(shù)價值不可估量。
據(jù)了解,2200年前這兩乘車一前一后放置在木槨里,木槨就像一個大木箱子;因為年代久遠,木槨腐朽,封土塌陷,兩乘車出土時破碎為3000多塊碎片。薄壁鑄件全部壓壞,馬腿也壓斷了,后來經(jīng)過專家們近8年的修復,恢復了它們的原貌。

圖為新建成的銅車馬博物館?!“⒘漳?攝
這兩乘車按照真人真馬真車的1/2比例制作而成,前面的車叫高車,后面的車叫安車。兩乘銅馬車均由包括4匹馬、1名御手和100多件組零部件組裝而成,每組部件或每根皸具又由幾個到幾十個小構(gòu)件連接、組合形成,每乘車的零構(gòu)件累計總數(shù)達3000件。車、馬、御手及大部分部件的表面都施有彩繪紋飾,或涂有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