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美貌傾城與三曹父子傳“緋聞”
明代大儒楊慎曾感慨:“甄氏何物,一女子致曹氏父子三人交爭之如此?”
建安年間,甄氏先嫁給袁紹二兒子袁熙為妻。袁熙去幽州做刺史,甄氏則留在鄴城侍奉婆婆劉氏。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曹丕父子領(lǐng)軍攻破鄴城,曹丕捷足先登,進入袁氏府邸。甄氏當時害怕極了,她披發(fā)垢面,將頭伏在婆婆劉氏雙膝上,曹丕令其抬起頭來。據(jù)《魏略》記載,甄氏容貌,“顏色非凡”?!段簳x世語》載,“姿貌絕倫”?!妒勒f新語》稱,“惠而有色”。白居易《白氏六帖》載:“甄后面白,淚雙垂如玉箸。”曹丕不禁稱嘆甄氏美貌,婆婆劉氏見此情形對甄氏說,“我們不用死了。”曹操也看穿了兒子的心思,就讓曹丕娶了甄氏。
孔融曾以此事嘲諷曹家父子:“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操不理解孔融何意,問出自哪部典籍??兹诨卮穑?ldquo;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其實甄氏和妲己,除了貌美外,還真不可比。妲己惑主亂政,有妖后之名,甄氏只不過是因為生得美一些,被強搶掠奪,和被搜刮的戰(zhàn)利品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
《后漢書·孔融傳》記載甄氏嫁入曹家,實為曹丕私搶:“曹操攻屠鄴,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盧弼《三國志集解》批注道:據(jù)此,則當日見侵略者不獨甄氏,謂為“私納”,非迎取可知,戰(zhàn)勝之后恣意虜掠,匆匆將去,何暇議婚娶之禮乎!清代抗英禁煙派人物梁章鉅曾感慨,甄氏歸曹丕,本不是明媒正娶,最后不得善終,也不足為怪。
城破搶人,好比群狼爭肉,曹丕抱得美人歸,曹操也和甄氏鬧出了緋聞。據(jù)《世說新語·惑溺篇》: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將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六年前,圍下邳城時,關(guān)羽屢次請求城破后娶秦宜祿妻杜氏,曹操由此懷疑杜氏有美貌,先遣人抓來,一看果然是美人,于是搶先納入營帳。兩相對比,曹操有心奪甄氏,也并非無根據(jù)。
據(jù)《典略》與《文士傳》記載,曹丕一次宴請當時文學(xué)名家,酒酣之時,命夫人甄氏出來行禮。座中眾人全都低頭避嫌,獨有劉楨竟然與甄氏平視。曹操得知后非常不高興,竟將劉楨下獄,治了個“大不恭”的死罪,后死罪雖免,卻被拉去“挖煤”。千載之后,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寫了一篇《甄后》,講甄氏死后登仙,念及劉楨當年因她受罰,乃下凡以身報答劉楨的后身劉仲堪,又派銅雀臺的姬妾嫁與他。
甄氏與曹植的故事,則因唐代李善注解《文選·洛神賦》而起。
李善轉(zhuǎn)引《記》稱:曹植曾向甄逸之女求婚,曹操卻將甄氏許給曹丕。甄氏被郭皇后讒言害死,曹丕悔悟,將甄氏的玉鏤金帶枕贈送給了曹植。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曹植離京途中,經(jīng)過洛水,恍惚間見到甄氏送枕托心,自稱“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甄氏說完即消失不見,又遣人獻明珠,曹植回贈玉佩,悲喜交加,有感而發(fā),遂作《感甄賦》。后來魏明帝見到賦文,為了掩蓋母親的“緋聞”,改名為《洛神賦》。
?。▉碓矗悍饷?a target="_blank">新聞記者 文康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