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生活儉樸的鄧小平一生沒有什么積蓄。晚年他和卓琳先后兩次以“老共產(chǎn)黨員”的名義向“希望工程”捐款。他的著作《鄧小平文選》等出版后,從來也沒有領(lǐng)取過稿費。當(dāng)?shù)弥多囆∑轿倪x》有一筆稿費還存放在出版社后,他鄭重其事地把家人都召集在一起開會。他說,雖然錢不多,但是我得捐出去。咱們來研究研究,這點兒錢能干什么,捐到什么地方去。最后鄧小平確定把錢捐給科技和教育事業(yè)。

鄧小平的全家福 資料圖
本文摘自:人民網(wǎng),作者:佚名,原題:鄧小平同志的家風(fēng),節(jié)選
在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陳列館中,陳列著鄧小平生前穿過的部分衣物,中山裝、軍便服、白襯衫、圓口布鞋、視察南方時穿的布夾克等,還有用了幾十年的手表、皮帶。睹物思人,這些衣物是那樣的眼熟,又是那樣的簡樸。他經(jīng)常穿的那條的確良軍褲,上面煙頭燒的小洞依稀可見。鄧小平在衣著上非常講整潔,但也非常簡單樸素。很多衣服領(lǐng)子、袖口都補過。據(jù)身邊工作人員回憶,一次在杭州視察,服務(wù)員在洗衣服的時候還問:“這是你的衣服還是首長的衣服?”當(dāng)?shù)弥青囆∑降囊路?,服?wù)員看了好一會兒后說:“我要不是親眼看到,絕不會相信!”
鄧小平生活一向儉樸,表現(xiàn)在飲食上就是有什么吃什么,從不挑食,從不吃滋補品。川菜是他一生的愛好,但也僅限于宮保雞丁、麻辣豆腐之類。鄧小平吃飯簡單,多數(shù)時間是看著孩子們吃。20世紀(jì)60年代初,工作人員擔(dān)心鄧小平和大家一起吃營養(yǎng)不夠,提出讓他單獨吃,他不肯。有時給鄧小平單獨炒一個菜,他卻分給孩子們,自己一口也不吃。改革開放后生活好了起來,鄧小平家伙食也改善了,一般情況下都是“四菜一湯”,但晚上總有一個固定的大燴菜,就是把中午所有剩的菜都燴在一起。
生活儉樸的鄧小平一生沒有什么積蓄。晚年他和卓琳先后兩次以“老共產(chǎn)黨員”的名義向“希望工程”捐款。他的著作《鄧小平文選》等出版后,從來也沒有領(lǐng)取過稿費。當(dāng)?shù)弥多囆∑轿倪x》有一筆稿費還存放在出版社后,他鄭重其事地把家人都召集在一起開會。他說,雖然錢不多,但是我得捐出去。咱們來研究研究,這點兒錢能干什么,捐到什么地方去。最后鄧小平確定把錢捐給科技和教育事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