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曉松的“曉書館”開到南京,吸引不少文藝青年去打卡,一周內的預約都是滿的。雖然“曉書館”的定位是公益圖書館,但在不少讀者心目中,大概它是和南京的先鋒書店一樣,都屬于網(wǎng)紅文學場所。最近,一個討論吸引大家關注:網(wǎng)紅書店,到底毀掉了多少人?聽起來很嚇人,其實,這個靈魂之問是,你到底是去拍照、打卡、遛娃、買文創(chuàng)、喝咖啡……還是,去看書的?
網(wǎng)紅書店成為身邊的文化地標
說起去過的網(wǎng)紅書店,大概都能舉出不少:鬧中取靜的香港誠品、蘇州誠品、成都方所、言幾又、上海鐘書閣、南京先鋒書店等等。比如天津的濱海之眼,是近幾年國內風頭最盛的公共圖書館,據(jù)新聞說,2017年10月開放以來,以其新穎的結構吸引了近180萬游客。被譽為“史上最孤獨圖書館”的三聯(lián)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位于秦皇島北戴河新區(qū)的海邊沙灘,距離大海不足百米。北京坊Page One書店,曾憑借漂亮的店內設計刷了一波屏:高大的“通天書墻”,令人如望星空的屋頂。
近的你去南京先鋒書店五臺山店看看,文藝青年川流不息,當嚴歌苓、方文山等各界名人來到這里舉辦簽售活動,真是人擠人,甚至無處下腳。南京還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店,比如24小時沒有店員,自助買單的“一間很小的書店”;以蟲子為主題的先鋒蟲子書店,“我們心靈相通,我們彼此相愛,我們能夠交流。我替它們說話,它們?yōu)槲腋璩?rdquo;
所謂網(wǎng)紅書店,始于顏值,以其獨特的設計感吸引人們去打卡,還提供各種交流講座、互動,以及文創(chuàng)、咖啡等休閑方式,正在引領人們的文化消費生活潮流,以至于成為當?shù)氐奈幕貥?。有人說,“每次來南京,都想去先鋒逛逛,這里成了我對南京最最執(zhí)念的地方。”
拍照打卡,代替了靜心閱讀?
一種質疑的聲音也來了:全民熱衷打卡的時代,網(wǎng)紅書店帶動的是閱讀嗎?想象中的畫面是,在書架上和讀書清單里的書欣喜相逢,紙質書本里的字總比屏幕里的更有溫度。拿起一本攤開的樣書度過一個下午,好像又重拾學生時代在圖書館消磨的時光。對于忙碌的都市人來說,這樣的休閑時光越來越“心向往之”。
現(xiàn)實是,涌動人潮令環(huán)境變得喧鬧,人們在這里消費的不僅僅是書籍。據(jù)說在香港誠品書店,珍珠奶茶的營業(yè)額,是暢銷書的70倍。有讀者告訴記者,“小時候最愛去新華書店,一呆就是大半天,捧一本書席地而坐就能津津有味讀完。但當下熱衷于去這些風格各異的網(wǎng)紅書店打卡,可能是去遛娃,也可能是去聽名人分享,或者就是和好友閨蜜一起喝茶聊天,倒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真正坐下來好好讀一本書。”確實,文化消費和休閑的意味,大于讀書本身。
但也有讀者認為,網(wǎng)紅書店,毀掉年輕人?不存在的。愿意在朋友圈曬的,大多是值得炫耀的事情。愿意在書店拍照,說明大家把閱讀當成值得驕傲的事情。網(wǎng)紅書店至少坦然展現(xiàn)了,讀書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比如它設計很花心思,建在各種你想不到的地方,甚至古鎮(zhèn)、鄉(xiāng)村。在這里可以翻書也可以閑逛,喝咖啡、聽講座,甚至24小時流浪,它代表了一種人們對精神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