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要否定你的寫法,就是覺得還有其他的可能,只是你沒意識到而已……你還是太喜歡自己的那種寫法了。不管多痛,人只有依靠自我的領(lǐng)悟完成第二次誕生,在青少年時代,才會有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






★“爸,這些書堆得都要倒了,你沒發(fā)現(xiàn)嗎?”兒子大搖大擺地晃了進(jìn)來,往我的床上一躺,隨手拿起一本達(dá)爾文的《物種起源》,“這就是進(jìn)化論?一百多年前的了,都寫了些什么啊,你看完了嗎?”
★“爸,你就不考慮考慮誰會看你的書嗎?我覺得這是不對的,你不能無視哪怕是最普通的一個可能會讀你書的人,要是你不知道他們在想些什么,你怎么可能寫出他們喜歡的書呢?那樣的話你就永遠(yuǎn)也寫不出暢銷書了,難道你不想讓自己的書賣得好?不想通過寫作讓自己很有錢嗎?那樣至少我們就不用租房子住了。”
★“這本書太壓抑了,”他把我送他的那本厚厚的《奧尼爾自傳》丟到了一邊,“他后來活得太慘了,我都不想看了,真夠他受的,怎么會那樣?我還是喜歡能讓我振奮一點的,不然的話我也會變得沒勁了……”
★“你知道我為什么喜歡這本書嗎,爸?”他指了下那本《極簡宇宙史》,“因為它簡單明了,不繞彎子,它用最平常的話告訴我那些宇宙的知識,看著很舒服,一點都不累,可以隨時翻開,隨便從哪一頁看下去,也可以隨時停下來,一點不影響什么。我就喜歡它的簡單。”
……
從十三歲到十六歲,兒子經(jīng)常會這樣跟我說話。每次走進(jìn)我的房間,他都帶著審視的目光,仿佛頭回進(jìn)來似的,打量著周圍的書架,還有床上的那些書。他拿起這本,翻了兩下,又換成另一本,再放下。他的問題永遠(yuǎn)不是關(guān)于這些書的內(nèi)容本身的,而是關(guān)于它們?yōu)槭裁磿晃蚁矚g,因為他實在看不出它們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時空落差
安靜聽《意大利童話》的男孩現(xiàn)在的枕邊書是《盜墓筆記》
我已記不得他第一次質(zhì)疑我的書是哪一天發(fā)生的事了,只記得當(dāng)時他來到我的那個工廠園區(qū)里的工作室里,坐在沙發(fā)上,左右掃了幾眼那些書架,“好像又多了不少書?”我點了點頭,半開玩笑地說,“它們將來都是你的。”他搖了搖頭,“給我?可我對它們一點興趣都沒有。”“或者你把它們捐贈給哪個鄉(xiāng)村圖書館也可以。”他出神地想了想,沒再說什么。
這個場景對于我來說,是個巨大的時空落差。這意味著,我必須要接受這樣的事實:他已不再是那個每天晚上急呵呵地要聽我講吉卜林的《叢林故事》,甚至逼著我編各種版本的狼爸爸續(xù)集,或是安靜地聽我講卡爾維諾的《意大利童話》的男孩了。他也不再是那個整天喜歡抱著那些關(guān)于恐龍世界的書看個沒完、把我跟他的角色分設(shè)在侏羅紀(jì)和白堊紀(jì)的男孩了。
你還沒來得及把《一千零一夜》和《安徒生童話》讀給他,他就長大了——這種變化要遠(yuǎn)比他從一米五五長到一米七二來得觸目驚心。他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隨意地挨靠著你了,而是在你每次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都會帶著某種警覺面對著你,當(dāng)你試圖摸下他的腦袋或搭一下他的肩時他總是會下意識地避開,他會不失時機地表明態(tài)度:他跟你一樣,喜歡獨自待在自己的房間里,而不喜歡別人沒事就隨意進(jìn)來。
不管我給他推薦什么書,他基本上都是拒絕的。十三歲時,他迷戀獵鷹的書,把能找到的都看了,而且還不止一遍,那時他只關(guān)注特種兵這個主題。接下來《盜墓筆記》又成了他的枕邊書,差不多有一年多時間都在反復(fù)看。那獵鷹呢?我問他。“獵鷹?”他想了想,“他寫故事的能力還是挺強的,但語言,太松散了,經(jīng)不起反復(fù)讀……有段時間我寫作文都是模仿獵鷹,可老師覺得一點都不好。其實《盜墓筆記》也有類似的問題,只是題材更有意思一些。”問及對他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他不假思索地說,《超越無限:邁克爾·喬丹人生哲理啟示錄》。他特別喜歡喬丹的那段話:“如果我跌倒,那就跌倒吧。爬起來繼續(xù)前進(jìn),擁有一個愿景然后去嘗試……如果我成功了,那很棒。如果我失敗了,我也不愧對自己。”說完這段話,他還不忘批評我一下:“老爸,我覺得你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你并不渴望成功。”在我表示不認(rèn)同時,他補充道:“因為我看你整天除了悶頭看書和寫作,并沒有表現(xiàn)出對于成功的熱情。你只是寫你喜歡寫的,而不是別人會喜歡看的。你寫的太小眾了……你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嗎?”
“不覺得”,我說。
“反正這是你的問題。”他搖了搖頭,“你回避不了的。”
父子對話
“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獨自游蕩有多么的重要”
“爸,你能不能不那么寫我呢?”讀初二時,有一天,他看到了同學(xué)轉(zhuǎn)給他的那篇我寫的《我們父子》。“我隨口說說的話,你也寫進(jìn)去了,這真的讓我很尷尬的,同學(xué)們都開我的玩笑,問這問那兒的。你應(yīng)該問問我再寫,我覺得我跟你寫的我不一樣。這是不真實的。另外我跟你寫的《撫順故事集》里的那些人也不一樣,你不能用寫他們的方式來寫我,我也不是很贊同你那樣去寫他們,他們也有很多方面是你不知道的,不是嗎?”
我默默地注視著他,過了一會兒,我問他,你看了嗎?
“看了一半吧,”他晃了下腦袋,“后面的就不用看了。我知道你怎么想的。我并不是要否定你的寫法,就是覺得還有其他的可能,只是你沒意識到而已……你還是太喜歡自己的那種寫法了。”
好吧,我無奈地聳了聳肩。他還沒完,“不過好像你們作家都不喜歡別人批評。還有就是,我覺得你并沒有全力以赴去寫你想寫的東西,我看你經(jīng)常都很悠閑,像沒什么事兒似的,今天去跟這個朋友吃個飯,明天又去參加那個聚會,在家里時也是沒完沒了地看書,你為什么不關(guān)上門寫呢?我要是你就哪都不去。”
有段時間,他的同學(xué)都在看雷米的《心理罪》。他也讓我給他買來,厚厚的五大本。他看了幾天就放棄了。他覺得情節(jié)讓他有點吃不消,完全不能適應(yīng),太邪了些,看了不舒服,他把它們丟到了角落里,等以后再看吧,至少現(xiàn)在我是不想看了。在我拿起其中的一本翻看時,他沉默了片刻,忽然想起來似的問道:“爸,以前,你剛開始看書的時候,對你影響最大的書,是哪本呢?”
我想了想,應(yīng)該是《尼克·亞當(dāng)斯故事集》吧,海明威的。“原因呢?”原因么,就是它讓我明白,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獨自游蕩有多么的重要。
“哦。”他點了點頭,出了會兒神,沒再言語。
□趙松(作家,著有《撫順故事集》)
親子書
《叢林故事》
作者:(英)吉卜林
版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2004年3月
從沒有哪個作家像吉卜林這樣寫動物和人的故事,這不是童話,也不是寓言,而是一個前所未有的人與自然交錯的世界,散發(fā)著神秘而又動人的幽光。
《意大利童話》
作者:(意)卡爾維諾
版本:譯林出版社
2003年5月
經(jīng)過卡爾維諾的重述,這些童話再不是口頭的或是傳統(tǒng)的那種,不只是敘事方式改變了,更重要的是它會改變讀者的思維方式,不管他是成人還是孩子。
《極簡宇宙史》
作者:
?。ǚǎ┛死锼雇懈?middot;加爾法德
版本:上海三聯(lián)書店
2016年3月
沒有限度的宇宙也是可以描述的,也是充滿了可能性和故事性的,因為有人的眼光,有人的探索,有科學(xué),更有人的精神,以及精彩的敘事。
《十五歲的小船長》
作者:(法)儒勒·凡爾納
版本:譯林出版社
2008年7月
千變?nèi)f化的兇險而又壯闊的大海能吞噬生命,也能塑造強大的生命,真正的奇跡并不只是怒海余生,而是對世界和人生有全新的認(rèn)知和掌握方式。
《乘小獵犬號環(huán)球航行》
作者:(英)達(dá)爾文
版本:
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
2004年3月
這是孕育偉大的達(dá)爾文的航海之書、發(fā)現(xiàn)之書,除了航海過程令人著迷,還有豐富的博物發(fā)現(xiàn)過程,它讓閱讀的過程變成一個非常有趣而又刺激的學(xué)習(xí)過程。
父母書
《德米安:埃米爾·辛克萊的彷徨少年時》
作者:(德)赫爾曼·黑塞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3月
它告訴讀它的人,人要出生兩次,一次出自母腹,一次出自“自我”。不管多痛,人只有依靠自我的領(lǐng)悟完成第二次誕生,在青少年時代,才會有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










 





